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光州漫忆:一张拜帖中的光州驻京会馆

  • xiaofeng0280
楼主回复
论坛在职版主潢川志愿者
  • 阅读:22974
  • 回复:8
  • 发表于:2018/3/18 20:39:32
  • 来自:河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潢川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光州漫忆:一张拜帖中的光州驻京会馆

 



 

 

网上有一枚拜帖拍卖,巧的是,这张拜帖和“光州”有关,或者说,和清时光州府驻京办有关。拍卖的这批拜帖,说是“瞿鸿禨旧藏”。而这枚拜帖的主人是“光州固始人”张星炳。此拜帖上“张星炳”三字为木刻;反面写有毛笔字迹,反面的右下角印有:“寓宣武门外官菜园上街光州新馆”。

 




 

 



拜帖,是古时候拜访别人时所用的名帖。明张萱《疑耀》卷四:“古人书启往来及姓名相通,皆以竹木为之,所谓刺也……今之拜帖用纸,盖起於熙宁也。”明郎瑛《七修类稿·辩证九·名号甫》:“《汉书·高帝纪》曰‘为谒’,《袁盎传》曰‘上谒’颜师古注曰:‘为谒者,书刺自言爵里,若今参见尊贵而通名也。上谒,若今通名也。’据此,则‘为谒’似今脚色手本,而‘上谒’似今之拜帖矣。”《单口相声传统作品选·怯跟班》里就记载有“穿戴好了,把拜帖、礼单放在拜匣里,又拿出出门用的烟袋。”

此拜帖的主人是张星炳:

 

张星炳,字叙墀,号粤生。河南固始人,光绪六年(1880)进士,翰林。光绪二十三年(1897)任汀州知府。1904年创办汀郡中学堂,并兼任总办官。政暇,常到校巡视,以坚固卓绝砥行励学勉励学生,以宏教育。在汀十年为官严饬吏治,爱民如子,政声卓异。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冬,调升福州知府民国时期,曾任总统府高等顾问,卒年73岁。

今天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湖坑镇洪坑村的福裕楼,是永定府第式土楼的杰出代表,富丽堂皇。该楼由楼主三兄弟(林仲山、林仁山、林德山)的朋友张星炳设计楼名也是张星炳题写。

 




 

 



上图就是张星炳题写的“福裕楼”、永定开新学之先河“林氏蒙学堂”。另外在培田老屋“双灼堂”的二道大门的门额上有一块石匾,上书“乐善好施”四个大字,并写有:“郡伯张星炳旌,御史江春霖题”字样。记载了屋主吴华年多年来热心公益事业,得到汀州知府张星炳表彰,并由御史江春霖题字鼓励这样一件历史事实:




 

 



这里有一点值得我们这些曾经的光州人去注意,那就是,光绪十七年(1891年),光州人胡廷干,来到福建汀洲,做了这个地方的父母官——汀州知府,他在汀州干了五年,直至由“光州固始人”张星炳接任。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胡廷干改任福州知府,而这位张星炳亦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冬,调升福州知府。为什么总是“光州人”被派往福建这些客家人,乃至中原移民聚居之处,这里面总会有一些渊源吧。

胡廷干在福建,多次对传承中原的闽地人民“重视耕读传家”以表彰,而张星炳“创办汀郡中学堂”、“以坚固卓绝砥行励学勉励学生,以宏教育”、甚至题字鼓励热心公益,都与胡廷干不相上下,这里自觉或不自觉地,彰显的就是光州那深厚的人文底蕴。

再回到此拜帖,既然是“瞿鸿禨旧藏”,那就基本可以认定,这张拜帖是张星炳拜访瞿鸿禨时所使用的:

 




 

 



瞿鸿禨(1850-1918)湖南善化(今长沙)人。字子玖,号止庵,晚号西岩老人。瞿鸿禨在父亲的严督之下,满怀报国之志,刻苦用功1871年(同治十年)进士,授编修。光绪初年,大考名列第一,擢为侍讲学士。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年升为内阁学士。先后出任福建、广西乡试考官及河南、浙江、四川、江苏四省学政。

晚清的内政腐化已深,翰林则以派学政为肥差。这样的机缘,换个爱钱的官员早已发财。而瞿鸿禨所到之省,一心一意选拔人才,拒绝一切铺张浪费,谢绝一切请客送礼,严厉禁止手下以教育为名对地方的索扰。20余年的精忠为国,其清正廉洁的官风终于被天下所称颂,其官职也从四品的侍讲学士渐渐升到二品的礼部右侍郎。

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他认为“拳乱不可纵”,主张进行镇压。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仓皇逃到西安。军机大臣中有四人因“庇拳”之罪被黜,只剩下荣禄和王文韶两人,急需补充。瞿鸿禨受到推荐,于1901年正月十五日奉旨赶往西安,经选拔后被任命为军机大臣,这年瞿鸿禨52岁。为慈禧太后撰旨,向帝国主义妥协求和,深得慈禧赏识,任工部尚书、军机大臣、政务处大臣。其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在六部之上,任外务部尚书。又代徐郁为内阁协办大学士。1906年参与策划清政府预备立宪,特旨派议政官制大臣,未就。1907年由于与奕劻有矛盾,后被袁世凯用计参劾,又忤慈禧旨意,被劾开除回籍。与王闿运等吟咏结社,逍遥度日。1911年(宣统三年)迁居上海。袁世凯复辟帝制时,聘其为参政员,坚拒不就。1918年逝于上海。

著有《止庵诗文集》、《汉书笺识》等刊行于世。

 

此拜帖反面的右下角印有:“寓宣武门外官菜园上街光州新馆”。在《京师坊巷志稿》中,记载有“官菜园上街:有光州,镇江,四川、香山诸会馆”。昔日的会馆类似于今天的“驻京办”。由此我们亦可知,清时的光州“驻京办”在“宣武门外官菜园上街”,名曰“光州新馆”。

 

北京的南城,在人们印象里,历来是个虽然穷破,但却热闹的地界儿。昔日前门大街的门庭若市,八大胡同灯红酒绿,老天桥儿的人潮人海,还有琉璃厂的奇珍异宝,都为之称道。繁华的商业,便利的交通,以及一些历史的原因,促成了北京的南城,聚集了全国各地来北京的大量人员。那个时代,为了方便各地人员在北京安家或是办事儿,就出现了一个机构:会馆。

所谓会馆,在明清时期多由各地在京城为官者出面,联络官员、富商出资人修建,类似于现在的“驻京办事处”,但却有个本质区别,会馆都是私人或者某个小集体设立的,而办事处是官家公立的。

这些会馆在明清、民国时期,主要是联谊乡情,提供援助,为本地来京参加科考的举子免费提供食宿,或是行业间,信息互通,维护同乡同业的商业利益,有些,甚至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京师坊巷志稿》清地理志。分上下二卷。朱一新撰。由分纂《顺天府志·坊巷门》稿本增补而成。分区记载坊巷胡同,于官署、寺观、王公宅第、会馆、桥井皆随地附入,并征引旧籍中有关的琐闻佚事和前朝故实、诗篇,丰富详赡,可供研究北京历史地理的参考。

书中有关“光州会馆”这一段记载的原文是:

 

官菜园上街  井一。有光州、镇江、四川、香山诸会馆。浮梁会馆已废。迤南二里许近城根曰姚家坑,与西城界。井水清冽。曰姚家井。其旁又有三井。迤东至农坛井凡八。街西里许曰大明园。又西曰官园。皆明时蔬圃也。街疑以是得名。官园俗称道士坟,详西城。卷葹阁集:叶舍人雯移居官菜园上街东作图索诗:朅来都门三易居,菜圃开处真君庐。盘盘老树横街后,分半贮书嫌不够。锁厅退直事亦忙,日方苦短书声长。谈心时接北街李,联句尚有南头王。自注:谓李小松编修、王惕夫孝廉。钱辛楣年谱:乾隆己丑秋,再入都,仍寓官菜园上街。孙星衍问字堂集:校定神农本草经序云:乾隆四十八年癸卯,七月七日撰于官菜园上街寓舍。船山诗草,官菜园寓斋即事:官园菜把亦虚名,白草黄芦接地生。屋后远山时露影,窗前细雨乍闻声。王芑孙写韵轩小稿序云:余自成均献诗行在,引见,天子赐之会试。再试,再不第,因求为咸安宫教习。又云:书于官菜园寓舍。
爱我所爱
  
  • xiaofeng0280
楼主回复
论坛在职版主潢川志愿者
  • 发表于:2018/3/18 20:43:43
  • 来自:河南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光州漫忆:一张拜帖中的光州驻京会馆_xiaofeng_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abc0a430102xe6t.html
爱我所爱
  
  • 光州居民
  • 发表于:2018/3/19 8:38:01
  • 来自:河南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赞。历史人文。
xiaofeng0280
2018-03-19 19:04:20 回复
  
  • 莉莉
  • 发表于:2018/3/19 9:15:59
  • 来自:河南
  1. 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鬼信
无聊
  
  • xiaofeng0280
楼主回复
论坛在职版主潢川志愿者
  • 发表于:2018/3/20 9:47:48
  • 来自:河南
  1. 4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光州漫忆:江梦霞_xiaofeng_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abc0a430102xeck.html
爱我所爱
  • 江南
  • 发表于:2018/4/20 11:37:23
  • 来自:广东
  1. 5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
不是因为很多事情难以办到,我们才失去了信心,
     而是我们先失去了信心,很多事情显得难以办到
  • 云卷云舒
  • 发表于:2018/5/8 16:30:01
  • 来自:河南
  1. 6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楼主是个有心人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