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房产超市

主题: 日用常行内 大道通乾坤

  • xiaofeng0280
楼主回复
论坛在职版主潢川志愿者
  • 阅读:27992
  • 回复:4
  • 发表于:2018/12/22 17:57:14
  • 来自:河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潢川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日用常行内  大道通乾坤

——访文化学者、国学家黄晓林先生

吴雪红

 

 



“莫道楚乡风物陋,文章屈宋到如今”这是代潢川籍文豪马祖常的诗句,古往今来,潢川大地出现了不少文人墨客和思想家,他们在文化的天空,如同闪烁的星斗发出恒久的光芒,文化学者、国学家、民政部《乡镇论坛》杂志主编黄晓林先生就是其中耀眼的一颗。 在一个晴好的上午,我采访了回乡省亲的黄晓林先生。

离开家乡多年,黄先生乡音不改,布衣盘扣,浑朴飘逸,自然从容。黄先生的父亲是我高中时期的授课老师,近些年我和黄先生有过几次短暂的见面,前年在北京还曾与他及另几位友人一起趁着月色散步于清华园荷塘,当时应物随情诵读《心经》的场景历历在目,何等惬意!

黄先生是一位对国学颇有研究的学者,研读了大量儒家经典,在行持和研究上也有多方面的成就,多次应邀在全国各地讲课并受到普遍欢迎,而且形成了自己一系列的独特的文化理论。他笃信中国传统文化,是儒家文化的虔诚守护者,一生孜孜追求的是: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座右铭为: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秉持“学在民间,道在伦常”的生活态度去思考社会、人生、宇宙。2009年提出“中学为体,他学为用”的观点后,其学术旨趣归附儒家,出版中国传统文化专著《日用常行》。

差不多是在2004年黄先生开始系统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出入儒释道三家,对义理、考据、辞章都有所用功,尤其在义理方面用功颇多。期间多次参加北京大学国学社组织的老子《道德经》读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所组织的《“知止”中外经典读书会》活动,弘道书院、儒家中国网组织的一系列经典读书活动。多次为北京市西城区“道德讲堂”、北京大学软件学院、北京市中小学校长培训班、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平舆县纪检委、山东省青年政治学院、北京化工大学研究生高级团校、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等单位授课,其系列讲座《日用常行》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同时,对乡村振兴、中国传统书院的重建、孝道文化等乡村文化复兴颇有心得和兴趣,提出“赓续乡土文化,倡导乡村生活”的理念。

我虽然对传统文化也十分热心和热爱,但毕竟才疏学浅,跟黄先生面对面交流简直是班门弄斧!黄晓林先生大学期间是在信阳师范学院数学系度过的,北大研究生期间攻读的是社会学专业。这些年来,他是怎样走上践行国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这条漫漫长路的呢?带着一些好奇,也带着许多疑惑,在去之前我非常认真地列好了采访提纲,提前写好问题准备请教,诚惶诚恐。我想,这也许就是文化的力量让人敬畏吧!

 

问题之一黄老师您好,您的“四个回归”在当今的学术圈子里已经产生了一些影响,请问这“四个回归”如何解读呢?

黄晓林我提出“四个回归”的思想理念是指:回归简单生活,回归大自然,回归中国传统文化,回归吾心。当今时代,因为科技的发展,物质丰富了起来,很多人开始成为欲望的奴隶,在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中沉浮,回归简单生活就是回归绿色回归健康,减少碳排放,让自己的行为和国家倡导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同频共振。两百年工业文化,让人和自然的关系开始变得紧张,有些地方,人和自然的冲撞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回归大自然,就是要重新审视人和自然的关系,检讨工业文化对自然的伤害,进而采用和自然和谐共生的生产、生活方式,修复自然的伤痕,回归发展的正道。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之所以能够同文同种传承到现在,说明其强劲的生命力和源源不绝的活力。回归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回归道统,回归天人合一的发展路径。心学大师陆九渊有句话:“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心外无物,心即是理”等心学思想在社会上的认同度也很高。回归吾心,就是要大家摆脱物欲的束缚,走向一种宁静、恬淡、自在的世界,不为物役,精神自由。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十六个字便是儒学乃至中国文化传统中著名的“十六字心传”,其中凸显的就是一个“心”字。

 

问题之二您为什么把自己出版的书名定为《日用常行》,能否谈谈您对这四个字的理解?

黄晓林 “日用常行”这四个字,是我近年来一直在优游涵泳的一个词。出处是明代思想家王阳明的《别诸生》一诗:“不离日用常行内,直造先天未前。”“日用常行”是我经常琢磨的一个词,说的是人生、社会、宇宙的大原则、大规则就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日用常行讲的是宇宙的大规则,它不在天上,不在宫廷,也不在往圣的经典里,它在我们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这些日常的东西就像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就像常常做得仁义理智信、琴棋书画等,也包括诗歌辞赋、天文历算、农桑水利、医药百工。而百姓日常生活的事虽然都是小事,但大道理、大智慧就蕴含在其中,这是人文情怀也是中国人的大智慧所在。在生活中,日用常行也就是把孝顺、慈悲的智慧,应用和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落实在我们的吃饭、穿衣、学习和工作,以及待人接物、言行举止等方面,知行合一,解行相应。

近现代的大学者钱穆先生曾说:“中国人又不然,遇到要解决问题,或表现其文化伟大,只从日常亲切处,细微轻易处,人所共能处下手。”大家可以体会一下,“日常亲切处”就是人与人之间交往,显得亲切、家常、放松。“细微亲易处”就是人与人的情感特别的细腻,让人感觉特别舒服的那种。“人所共能处”就是你能做我也能做,大家平等的生活在这个世界里,这才是伟大的地方。《周易》里有“百姓日用而不知”,其实老百姓不是不知,既然做了,哪能不知呢!只是不说而已,改为“百姓日用即道”,这样大家就明白了。雷山小过卦有句话:“可小事。不可大事。飞鸟遗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正好合于“日用常行”四个字,百姓日常生活的事都是“小事”,但大道理大智慧就蕴含在其中。
   

问题之三这些年来,您对乡土文化有很多研究,请问您理想中的乡村又是什么样子呢?

   黄晓林乡村是什么样子呢?我想它应该是宁静、安详、环保,而且是与大自然融合的,是空旷的,是多种动、植物与人和睦相处的地方。老子在《道德经》中说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也就是要我们效仿自然界的样子,也就是说,我们人在天地间要遵循自然的法则,方能与天地参。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耕读传家的传统,甚至向往“渔樵耕读”的生活,这可不是什么现代很多浅薄之人所说的消极、逃避、不思进取的思想,而是一种“乐天知命,悠然自得”的境界,是一种“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博大精深思想,更是一种“民吾同胞,物吾与”的人文情怀,也是中国人的大智慧。其实,人类社会的真正进步,不是高楼大厦,不是飞机大炮,更不是飞船上天、原子弹爆炸,而是每个人都能够热爱自己居住的土地,关心她、理解她、呵护她,是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同时,对我们人类生活的地球要有敬畏之心,这才是人类社会的真正进步。一谈起中国文化,就会想到农村,一想到农村就会闻到一缕乡土气息,闻到了这乡土的气息,也就感到了这种乡土的厚德和她的生生不息——“乡土中国,源头活水”。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今日中国的部分乡村,的确出现了礼崩乐坏、孝道丧失、邻里不睦、赌博泛滥、家庭不和、公德意识淡薄等情况,这是传统文化缺失的结果。要想改变这种状况,还需要各级政府、机构、村支两委、乡建人士和村民们的群策群力,需要在乡村大力地弘扬孝道,传播传统文化,重拾家风族训,赓续乡村优良传统,外修生态,内修人文,把部分失范的乡村重新拉回到正道上来。

 

问题之四关于孩子的启蒙养正和教育,您是怎么看呢?

黄晓林中国传统文化奥妙无穷,它绵延而随顺,缓和而坚实,舒畅而富有情趣,这是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不同,也是跟中国文化不可相提并论的地方。目前社会上存在的某些问题让人感到疑惑,让人有不同程度的危机感或者产生浮躁不安的情绪,其实如果我们认真地去查看历史典籍就会发现,这些现象早就被古代大德圣贤们提醒过而且提出了解决的办法。所以,儒家经典让我有一种亲切感,也更契合我心,觉得自己的心越来越安定,头脑越来越清楚,事情做得也越来越有条理,对自己也是越来越有信心。教育是传家宝,也是强国富民之本,古人云:“教儿婴孩,教妇初来”,耕读能传家,也才能做到一方水土的长治久安。儒家思想就是把人做好,克尽人道。儿童在十五岁之前,天真无邪,记忆力最强,这个年纪最容易教导,也最需要教导。所以在最初的时候从勤、俭、温、恭入手,让他们接受良好的启蒙教育,可以陶冶性情、涵养气质、培养人格,对他们的一生潜移默化,必将奠定为人处事、成家立业、幸福成功的基础。塑造良好的品德,从洒扫的自我管理,到应对的基本礼节,举手投足体现出孝养父母,奉事师长,以及学会知进退,懂得失的是非判断和正确选择。少成若天性,习惯成了自然,只有懂得其中的道理,得其精髓,而且每一句、每一个字都要落实,一生都不能违背,这样才能在生命的浩瀚中从幼稚走向成熟,从微小走向博大。

 

问题之五:为什么您多次发出中国文化真好,儒家真好”的感慨?

黄晓林:“中国文化真好,儒家真好”是近代一位思想家徐梵澄在晚年经常说得一句话。我们都知道玄奘法师到西方取经,就是到现在的印度,饱受千辛万苦,历经17年取得真经,成为一代高僧。大家可能还不知道,还有一位被称为现代玄奘的徐梵澄,他在印度学习了不是十七年,而是十七年的两倍三十四年。上世纪四十年代,也就是1945年,国民政府公派徐梵澄到印度学习,可是没几年国民党把江山搞丢了,退缩到台湾小岛上,也顾不上派出去的留学生了。直到改革开放后的1978年,在我们国家图书馆馆长任继愈的关照下,以69岁年龄回到祖国的怀抱,回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工作。徐梵澄对印度文化的理解就不用说了,对西方文化的造诣也很深,对尼采、歌德都有很深的研究,但到了晚年还是回到来中国传统文化上,回到了孔子,回到了儒家。所以到了晚年,特别是到了生命的最后几年,徐老总是时不时的,自言自语的爱说这样一句话:“中国文化真好,儒家真好”。 这就是这句话的来源。作为一个传统文化的学习者,这些年的濡染和熏陶,使我也产生了和他一样的感慨,时常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能没有距离地亲近中国文化,亲近儒家文化,而感到无限幸福! 

 

问题之六:您是如何认识潢川“黄姓发源地”和“五教共睦”这一奇特的人文景观的?

黄晓林: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潢川人,差不多十年前我就说,潢川有两个很优秀很奇特,又很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遗迹,也是两个很值得我们潢川人自豪的地方,这两个地方,一个是黄国故里,我们黄姓的祖地。我姓黄,又出生在潢川,潢川又是黄姓的祖地,我感到很幸运,也是前世修来的福分,也是因缘所际。我曾经为此写了一篇文章《黄国故里——魅力故乡的文化思考》,是带着很深厚的家乡情感和对黄姓的敦宗睦族的虔诚之心,下了很大功夫写下的一篇文章。我自己还是很满意的,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有人持不同的看法,甚至有人看到不是太高兴,但我想,总会有高兴的那一天。我在文章最后写到:“素王之功,不在禹下,明德之后,必有达人,我依然相信文化的力量。”最后还用了王安石的一首诗《梦》来表达文化的那不可思议的魅力。

还有一个地方,小时候我们都叫“小南海”,现在也有人称“南海湖”,我也准备写一篇文章。而且也专门去实地考察了两次。但是始终没有动笔。前年,我们县的绿色环保公益人士叶榄和我交流多次,他要搞个“潢川南海湖和平论坛”,宗旨是:宣传潢川、推介潢川南海湖五教共睦文化,倡导宗教和睦、国家和解、社会和美、生态和谐、世界和平。我感到很有意义。小南海,也就是现在的潢川南城的南海湖。为什么说南海湖是一个神奇的有代表性的地方,是因为在不到一平方公里的地方,竟聚集着五个不同信仰的宗教场所。湖之北畔是道教三义观。在三义观南侧的大巷街,有信奉耶稣的基督教堂。和三义观一湖相隔,正对着土堤的是南海观音禅寺。观音禅寺西侧50米远,为伊斯兰教活动场所清真寺。观音禅寺东侧的磨盘街,是一座天主教堂。最有意思的是,三义观内,其大殿前耸峙一对铁旗杆,为珍贵文物,也是我最感兴趣的地方。铁旗杆基座为六方形6层,底3层石基有阳刻喜鹊闹梅、白云奔鹿、伯乐相马、二龙戏珠等浮雕图案;上3层系铸有各种纹饰和铭文的铁墩。杆高20米,共重17500公斤,顶端各立一只展翅欲飞的金凤,凤下各盘绕一小一大、上下有致的蟠龙,四龙对峙,造型逼真。凤立顶端,龙蟠中间,有龙凤呈祥之意。用以悬挂铜铃的三层空心“卍”字方斗位于龙凤之间。旗杆的下端各有一莲花虎头叼着一副铁铸对联,上联“铁杆颂德高千尺”、下联“铜柱表诚灿九霄”。

在我的理解里,两个高耸的铁旗杆,代表的就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就是儒家文化的象征。像对联中的“德”、“诚”两字,最能表现儒家的真精神。“五教”能和睦相处,离不开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优秀文化的土壤。两个高耸的铁旗杆与“五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交相辉映,和谐相处。构成了一幅多文化和睦相处的美妙而奇特的景观。所以说,“小南海”是一个神奇的现象,说是和平圣地也行,说是文化奇观也好。但我认为,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明证。证明了什么?证明了中国文化的神奇、包容和伟大,也证明了徐梵澄晚年常说的一句话“中国文化真好,儒家真好”。

我们潢川县南海湖“五教共睦”,也是有关“宗教”的问题,有人问我信不信教?我说,我当然也信教,问我信什么教?我说,我信“睡觉”。好好睡一觉后,我会精神抖擞、心情舒畅,做事情也很有效率。这虽然是个玩笑话,听上去很幽默,其实也是中国人生活的写照,或者说也是中国人的生活智慧,也体现出了中国文化的特质——“日用常行”。汉代大儒张载提出“民胞物与之心”,中国文化尤其注重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所谓“大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不为万物主,而是大自然的一部分。都是尊重对方以对方为重,这个对方不仅是人,也包括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所以,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上任何一个文化形态都能够包容。潢川南海湖出现“五教共睦”的现象,也就不难理解了。

 

问题之七:晚清重臣张之洞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可谓广为人知,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学为体 他学为用”的观点,一字之差,更为广阔。您为什么要提出这种观点呢?
    黄晓林:“中学为体,他学为用”的说法,源于2009年的一次随想。也是近年思想回归到中国传统文化,面对中国现实问题时,对一百多年前张之洞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再思考,也可以说是思想发生转变的一个重要体现。“中学为体,他学为用”与当年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只有一字之差,但这一字,所表达的意思与内涵均有较大差异。中国人有自己的原则和传统,不走技术的路,走人文的路。这里体现出中国人的大智慧,技术只能为我所用,但不足以成为生活全部。可惜,现在很多人,还体会认识不到我们自己文化中的这种大智慧,真是太可惜了,也是非常可悲的。

中国人和西方人最大的不同,一个是向外驰求,一个是向内用功。西方人一味向外求,利用外物,企图征服外在世界,却最终成为外在物质的奴隶;中国人则不同,提高自我修养,实现“天人合一”是我们的最高追求,有限地利用外物,但是又不被外物所用,最终与外在世界和谐相处。同时,非常明白一个道理,用强权,用飞机大炮是征服不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以这样的方式与人交往,最终的结果还是《道德经》里的一句话“强梁者,不得其死。”

 

问题之八: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我们作为中国人应该如何理解自己的文化呢?

黄晓林:我认为中国文化有以下特质:

  • 心力向内不向外。中国人的市场意识不强,经济行为大都不是以“利”为目的的,而中国人的价值观是重“义”不重“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就是这个道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成贤成圣是主流社会孜孜追求的道德标准,人格的完善才是人们的终极追求。不管是本土的儒家道家还是外来的最后被中国化的佛家,都不主张向外诉求,去探究所谓的外在的物质世界,而主张回向自己的内心世界,也就有“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佛家也有“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的说法,外界的万事万物都是心的反映,心灭,万物世界都随之寂灭。回到自己的内心世界,体悟内心的生活世界,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最后的结果就是,修持涵养之学成为最高的学问。其它的事情,尤其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行为,都是生活的“副产品”,不愿在此多动脑筋,甚至有不屑一顾得感觉。社会不崇尚,就没有多少人在这方面动心思,在这样的情况下,没有太多的人去琢磨把一个椅子搞得特别的豪华、舒适,然后去挣大把的钱。

  • 简单适用的最好。从对日常生活的物品(我不太喜欢用“产品”)上来讲,中国文化里面讲简单、结实、适用,能用是第一要务。不像现在讲究时髦的过度消费主义,一件衣服能穿,遮风挡雨还不算,还要好看,还要时髦。更有甚至很多生产厂家还提出“满足人的需求为宗旨”的服务理念,煞费心机地去寻找所谓人的“需求”来满足,岂不知这种理念实际上是在无休止地纵容人的“贪欲”。《道德经》里有句话:“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俭”才能长久,这就是中国人的智慧。按现在时髦的说法就是可持续,生活物品简单适用就不会产生巨大的资源浪费,因为任何一个物品产生从其它的再生或不能再生的资源转化而来的,越是简单结实适用,越是节省资源,成为生活垃圾的周期也就越长,社会的发展也会平和而有序。所以豪华舒适,但造价昂贵消耗资源的物品,中国人知道它“好”但不去做。

  • 造化从来妒太奇。中国人认为,对于过度奇巧而无益的技艺和制品,连老天爷都会感到嫉妒,王阳明有句话“殃莫大于饕天之功”,鬼斧神工是大自然的事,人类不要去做,一做就会出问题。你想啊!连老天爷做的事你也敢做,天的功劳你就敢偷敢去争,你这不是找死吗!《尚书·泰誓》里周武王声讨商纣王的一条罪名:“郊社不修,宗庙不享,作奇技淫巧以悦妇人。” 汉代大儒郑玄也明确提出:“作淫声、异服、奇技、奇器以疑众,杀。”过度运用技巧去制造雕文刻镂华而不实之类的奢侈品,还有现在的声、光、电,让人目眩的广告和动辄上万元的个人消费品,都会使大众迷惑的,也是社会不安定的根源。虽然不会像有些书上解释的被“杀头”,但也应该“减损”,至少不应该大力提倡。老子曾言“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中国文化不走极端,就像曾国藩欣赏的那样“花未全开月未圆”,走中庸之路。

  • 有民胞物与之心。中国文化尤其注重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所谓“大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不为万物主,而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还有张载的“民胞物与之心”,都是尊重对方以对方为重,这个对方不仅是人,也包括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所以,中国传统文化就一直在告诉我们,人不能有太多的物质享受。精致的生活是来源于生活的点点滴滴,以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不是在寻求外在的、肉体的感官刺激。现在,在所谓“科技”的引导下出现的产品,像高速铁路、摩天大厦、高清电视计算机、飞机大炮都是让人与大自然离得更远,还美其名曰“以人为本”,在很多时候其实就是以满足人类的欲望为目的,以破坏大自然,牺牲其它物种为代价的。岂不知,我们人类周围的环境污染了,生态环境遭受破坏,我们人类还能好到哪里去。还有,像对煤的使用,在汉代的时候,甚至更早的新石器时代,中国人就知道煤的用处,但不去过度的使用,知道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有它存在的合理性,都是有灵性的。现在大规模的挖掘、使用煤,也是受近代西方机械化、规模化生产的影响,是有违天道的,当下的环境污染不说,以后出现的巨大灾害更是无法想象。中国传统文化走得是另一条路,她绵延而随顺、缓和而坚实、舒畅而富有情趣,我时常发自内心地感慨:作为一个中国人真是太幸运了。

  • 和平是中国文化的主轴。制造卫星、原子弹等高端产品,其实不是中国人本来愿意做的事,是西方文化逼迫的,是应对霸权主义的权宜之计,当然也不是中国人愿意过的生活。中国人本来不愿做也不屑做这样低级可怕的东西,为什么说是“低级可怕”呢?你想想原子弹是干什么的就明白了。可是你们有了,而且还企图用来讹诈我们,我们没有办法,也要做出来吓唬吓唬你们啊,也就轻易地不情愿地做出了这样的坏东西。这与中国文化没有什么关系,不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是勉强地硬性地移植过来的。与技术的高低,所谓高科技也没有什么关系,因为技术的东西从文化的层面上看都是低级的。所以说中国人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国文化是和谐优秀的文化啊。如果非要说与中国文化有什么关系,也就是在中国文化润育下的中国人有智慧,卫星上天,原子弹落地的事都是信手拈来,举重若轻的事情。中国人不是对这些物质的东西没有办法,而是不想、不愿、不屑对外在的物质世界使办法而已。

  • “不说清楚”的智慧。很多人忽视了中国文化中的一个大智慧“敢于冒不把事情说清楚的风险”。理学大家朱熹就曾感慨,佛家之所以有这么多的高僧大德出现,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敢于冒“风险”,什么风险呢?就是“敢于冒不把事情说清楚的风险”。不把事情“说清楚”就会给别人留下更大的想象空间,就不会有更多的条条框框的限制。邵康节在弥留之际说的一段话很耐人寻味,“前面路径须令宽。窄则自无着身处,能使人行乎!”更何况,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一件事情能够“说清楚”呢?都是“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其实,像我们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就没有问得必要,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百姓日用而不知”不是不知道,而是不说不问只是这样做了,已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之中,这就是中国文化。
        

    问题之九:您长期以来一直关注乡村,对于中央提出的乡村振兴,您能谈谈自己的看法吗?

    黄晓林:对于中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我认为十分及时。我想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第一、中华民族是农耕民族,能绵延几千年,靠的是乡村,乡村是中华民族的根本所系。中国文化的根基在乡村,如果乡村凋零了中国文化的根基就要动摇,乡村生活也会迅速解体随之不复存在的,还有几千年的农耕传统和民俗。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一旦这种情况出现,说句危言耸听话,中国人就不再是中国人了,这可以说是关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大事。

    “乡村振兴”刻不容缓,这是从长时段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上看。



    第二、以前大家都认为“走出农村,走出大山”到城市去是一种进步的标志,我想很快这个提法就会发生变化,“回到农村,回到大山”会成为进步的标志。为什么这样说呢?城市是制造财富的地方,是产生知识的地方,是一种高消费欲望喧嚣的地方。而乡村是什么呢?她代表的是一种思想、文化、涵养和安静。

    像对“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句话一定不能简单的把“美好生活”理解为物质享受,物质享受很容易满足,但思想文化建设,不是几十年就能达到的,需要更长时间的积淀,需要中国农耕文化的滋养。

    “乡村振兴”崇尚自然、体验生生,这是一种更高的境界。

    第三、现在中国取得的经济成果,在当今世界,也是非常牛的了,这个牛主要体现在那里呢?主要还是体现在物质财富的巨大上,体现在科技的迅猛发展上,可以说在很多方面已经超过了美国欧洲,居世界领先的地位。但是这些标准都还是西方的标准,都是以经济的繁荣和科技的进步为考量的。

    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要通过“乡村振兴”这一大战略要为世界重新立标准,或者说要有我们自己的标准。因为经济的繁荣、科技的发展,从来就不是人类生活的最高目标。节俭、生态、传统、乡愁、道德、自律、互助、慢生活可能才是全面实现小康的终极目标。

    这是“乡村振兴”的德性实践,是真正的文化自信。



    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而且还上升到战略的高度,不仅是文化自信、也是一种情怀、更是大智慧大战略!

     



不知不觉两个小时过去了,访谈的过程中我偶有零星插话,更多的是专心记录和聆听,听黄老师引经据典,侃侃而谈,而且就我所提出的问题甚至一些肤浅的问题,他都做了认真恳切地解答。正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短短的采访时间,娓娓道来,明心见性,却如萤火虫的微光照亮了我曾经的迷惑,一字一句,既有通俗易懂的生活点滴,也有足够的理论支持,更让我感悟到:修行其实是人一辈子的事,从生老病死到大彻大悟,只有好好学习,只有认清了本心,不奢求,不迷茫,才能把宇宙人生都看得清清楚楚,才能打开心门,一念顿悟,才能在跋山涉水时,让本心有一种坚实的依靠。

面前的这位智者,分分秒秒都让我感受到了为人师者的谆谆不倦,这不正是历来被世人推崇和敬仰的传道、授业、解惑吗?他显然是已经以传道者为己任,淡泊名利,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为天地立命、为往圣继绝学,这种饶益众生的大情怀何其难得!这种心无旁骛的无尘境界,又是何等地智慧和轻松洒脱!如果有人问我今天采访的最大收获是什么?我想,有一句古诗就是最好的概括:“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汲取了书本和课堂以外的知识和智慧;同时,也让我更加体会到了传统经典对世人的激励:“莫自暴,莫自弃;圣与贤,可驯致。”自勉!

 



爱我所爱
  
  • 爆冰
个人实名认证个人实名认证
  • 发表于:2018/12/22 20:12:05
  • 来自:河南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习惯就好
  
  • 开锁5559955
  • 发表于:2018/12/22 21:43:28
  • 来自:河南
  1. 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顶个
  
  • 夜宿观月亭
论坛知名会员论坛知名会员
  • 发表于:2020/5/2 12:08:59
  • 来自:河南
  1. 4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千江有水千江月                                 这文章写的好,有水之地。 吴雪红老师文笔真好。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