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房产超市

主题: 传承三代人的馄饨店!潢川南城"神仙饺"竟是这样得名...

  • 1874丶
楼主回复
  • 阅读:14421
  • 回复:35
  • 发表于:2019/10/9 15:36:14
  • 来自:河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显示全部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潢川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创业潢川人 第8期 | 老字号
本期"人物"



南城神仙饺
【自我介绍】
“我是老南城里人人皆知的神仙饺,也是潢川人偶尔怀念便特意寻味的老字号,我从挑子里出生,小摊里成长,落户在柴火灶台,看深巷人家烟火,历经八十余载。”

潢川南城,是一本回忆交织厚重的书,今天小编要讲述的故事,就发生在这片深巷之中。



从迎宾路旁边的老城关镇卫生院下去,顺着中大街往前走个一百米左右,有一家卖馄饨的铺子——南城老字号水饺馆,许多熟知它的潢川人都称它为“南城神仙饺”。



“我这馄饨4块一碗,饺子5块一碗,这么多年一直都没涨过价。”58岁的店主李阿姨一边为我们下馄饨,一边热情介绍着。

在秋季黄昏的五六点钟,喝一口热汤,捞一勺馄饨,驱散倦意,快活似神仙,小编不由得问起李阿姨"神仙饺"名字的由来。

李阿姨介绍说:以前人们普遍条件不怎么好,家家户户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到饺子,吃不到但是又馋得慌,后来就有人发明了馄饨,馄饨和饺子比起来皮薄馅少,人们都叫它"省馅饺",不过馄饨吃着也不赖,口感好还易消化,人们叫着叫着就改成了"神仙饺"。



讲起南城"神仙饺"的来源,李阿姨说那要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了,李阿姨的姥爷带着家人从淮滨逃荒来到了潢川,那时候的潢川南城还是繁华的市场中心,李阿姨的姥爷为了养家糊口,挑起了馄饨挑子,在南城的街巷里叫卖"神仙饺"。


旧时的馄饨挑子 来源网络

再后来,"神仙饺"的营生被李阿姨的妈妈接了过来,先是在老电影院门前支起了摊,后来有了地盖了房子,也就是现在的这家铺子。李阿姨回忆说,自己三五岁的时候就在给母亲帮忙打杂了,那时候生意好的围着摊位里三层外三层,"神仙饺"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在潢川人的记忆里烙下了印记。



李阿姨一众兄弟姐妹有7人,馄饨店的营生给当时拮据的家庭带来了有效的缓解。

李阿姨说,父辈们以前做生意的时候为的是养家糊口,现如今条件好了,到了我们这个年纪,能干一点是一点,也不想太闲。早前店里还有大姐跟我一起干,后来她身体不好需要休养,店里就剩我一个了,我们夫妻俩忙不过来,现在又请了人帮忙。









小店每天中午开门,准备馅料,和面擀皮,全部手工完成,下午四五点钟开始逐渐上客,一直营业到夜晚十点多。食客有刚放学的孩子和家长两人分享一碗饺子,有街访邻居带着饭盒来买生馄饨,有喝完酒觉得肚子空的晚归人...

李阿姨说以前一直营业到将近午夜十二点,现在不行了,熬太晚身体吃不消。









"马上就快60岁了,我们老两口也快干不动了,平时也想帮着儿女带带孩子,享享清福,今年整个夏天我们就没开门,一直到过完八月十五天气凉快点了才重新开门,加上现在猪肉涨价,我们也不好做,今年冬天还能不能继续坚持,也说不定。"



"神仙饺"是属于老南城的。李阿姨说他们并未想过搬出南城,去找地段繁华的门脸做生意,也没有年轻人那样的雄心壮志,发扬光大搞品牌,做连锁,“神仙饺”就是一道普通小吃。

擀皮拌馅早已成了他们的生活习惯,每天站在锅台前,看着来来往往的邻里街坊,时而有孩子串门,有闲聊家常的朋友,打发了大把时光。



如当代诗人扎西拉姆·多多在诗里写的那样: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馄饨铺子就这样默的待在深巷里,与南城人然相守,与潢川人寂静喜欢


采编:凌晨
专治憨批
  
  • 我来了
  • 发表于:2019/10/9 20:58:44
  • 来自:河南
  1. 10楼
  2. 倒序看帖
  3. 显示全部
从小吃到老
一二三四一二三四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