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盛度咏光州诗篇

  • xiaofeng0280
楼主回复
论坛在职版主潢川志愿者
  • 阅读:6306
  • 回复:4
  • 发表于:2020/11/18 9:25:22
  • 来自:河南
  1. 楼主
  2. 正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潢川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盛度咏光州诗篇

 



 

 




盛度(968—1041年),字公量,世居应天府(今河南商丘)人,后徙居余杭县(今浙江杭州余杭)。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太宗端拱二年(989年)进士(《咸淳临安志·卷六一》),补济阴尉。试学士院,直史馆,三司户部判官。奉使陕西,绘《西域图》以献。改开封府判官,坐决狱失实,降监洪州税。起知建昌军,三司盐铁判官,改起居舍人、知制诰。为翰林学士,加史馆修撰,同编《续通典》、《文苑英华》。寇准罢相,出知光州。丁谓贬,起知筠州,更虔、滁、苏三州。还知审刑院,出知扬州。仁宗景祐二年(1035年)为参知政事,迁知枢密院事。罢知扬州、应天府。以太子少傅致仕。康定二年卒(《宋会要辑稿·礼四一之四六》),年七十四(《东都事略·卷五五》)。谥文肃。有《愚谷》、《银台》、《中书》、《中枢》等集,已佚。《宋史》《东都事略》《咸淳临安志》有传。

作为北宋名臣,又逢盛世,宋人笔记中,盛度轶事颇多,生动有趣;因受寇准罢相影响,身为京官的盛度才有了被贬出京城知光州的经历,“盛度不幸光州幸”,他为光州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记忆。

盛度知光州时,光州治所后有一个叫“修竹台”的地方(《钦定四库全书·河南通志·卷五十二》记载:“修竹台,在光州治后”),盛度写道:

 

修竹台

我来小小郡,爱此高高台。

前对苍筤竹,万午球琳材。

 



可以理解,一位身居高位的京官被贬知光州的失落,才会有“我来小小郡”之感慨。

盛度在光州留下的最有名气,也是今天让我们最为遗憾的就是《弋阳十咏》诗了。《钦定四库全书·河南通志·卷五十二》记载有“宋·盛度赋《弋阳十咏》。”这应该是距今最早的光州地方景致“八咏、八景或十咏、十景”类的诗篇。可惜的是,《弋阳十咏》今天只闻其名,未见原诗。这是遗憾,更是一种期待。我们期待着未来发现时的精彩。

 




《钦定四库全书·河南通志·卷五十二》:“愚阁,在州学东南圃内,宋·盛度赋《弋阳十咏》其一即此。”

在中国,只要有一定历史底蕴的地方,都少不了“八景”、“十景”等景致、诗文的传承。光州,当然不会例外。盛度知光州的时间在1020-1022年间,直到盛度赋《弋阳十咏》五百余年后,这方面诗文,又有了明万历初(1573年)温纯的《浮光八咏》、万历丙戌(1586年)王士崧的《浮光十景》,还有清雍正八年(1730年)何兆渤的《光州十景》等。

《全宋诗》收录的有一句盛度的“我来佩竹使,方且憩熊轓。”此诗漏收的后两句今依宋·祝穆撰《方舆胜览·卷五十》“题咏山城信夷旷【盛度诗我来佩竹使方且憇熊轓云云公庭接园樊】”)补足:

 

我来佩竹使,方且憩熊轓。

山城信夷旷,公庭接园樊。



 


 



“竹使”即“竹使符”,汉时竹制的信符。右留京师﹐左与郡国。凡发兵用铜虎符﹐其馀征调用竹使符。亦泛指地方官吏的印符。后来被引申为借指州郡长官。唐·房孺复《酬窦大闲居见寄》诗:“名惭竹使宦情少,路隔桃源归思迷。”“熊轓”即熊车。轓,车大箱。唐·王维《送封太守》诗:“忽解羊头削,聊驰熊轼轓。”本为公、列侯之乘车。后亦为对地方官员乘车的美称。“樊”本意即篱笆。《诗·小雅·青蝇》有“折柳樊圃。”《诗·齐风·东方未明》有“庄周游于雕陵之樊。”而“山城”即盛度对我们这个地处大别山门户之城“弋阳”的称呼。盛度远离了京师。来到光州任职,小憩在车上,办公场所与休闲的花园相连,好不惬意。那么什么又是“信夷旷”呢?为什么又说“山城”即弋阳呢?我们且看《大明一统志》中收录的盛度在光州时留下的另一首诗:

杏亭

弋阳信夷旷,深在乱山中。

惟此仙人杏,特盛苍臣功。



 







此诗中的弋阳信夷旷”与《光州》一诗中的“山城信夷旷”同出一辙。光州也好,弋阳也好,山城也罢,都是同指一处,即盛度当时知光州的弋阳城;“信”,实在。“夷旷”的释义有平和旷达、闲适放达、平坦而宽阔等意。我理解不管是写实的“弋阳的实在平坦而宽广被深深地隐藏在险峻交错的大别山中”,还是盛度写自己身在弋阳的闲适和旷达,与在京城官场险恶大有不同,似乎这都是他对被贬知光州的一种自诩;再说第三句,在《太平广记·卷四一○》“仙人杏”引《述异记》:“南海中多杏。海上人云:仙人种杏处。汉时,尝有人舟行遇风,泊此洲五六日,日食杏,故免死。”后因以“仙人杏”为杏的美称。 唐·上官仪《春日》诗:“花轻蝶乱仙人杏,叶密鶯啼帝女桑。”另外,我理解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杏”是有比兴寓意的。“叹杏梁,双燕如客……飘零久,而今何意,醉卧酒垆侧。”(姜夔《霓裳中序第一》《全宋词》)“春草绿时犹作客,云山多处忍登台……漠漠候车乘早发,城东昨夜杏花开。”(陈旅《江城即事》《元诗选》)“春深不见试轻衫,风土殊乡客未谙。蜡烛有烟出天上,杏花疏雨似江南。”(吴师道《京城寒食雨中呈刘道传吴立夫》《元诗选》)“营巢苦,杏林雨歇,何处重衔泥……长安乐,不如归去,休待子规啼。”(吴蔚光《满庭芳》《全清词钞》)等等,点出了诗人因被贬光州而产生的“寓羁旅怀乡”之情。“盛”有容纳之意,“苍臣”有老臣之意,在《汉语大词典》录古戏文中有以“苍生”另指落第秀才,此“苍”或又为盛度以被贬而自感有落魄不得志之意。

揣测实景,既有被贬后自觉落魄不得志而泛起的思乡之情,又有来到这平静的古城远离了纷争漩涡的庆幸,盛度是否正在弋阳古城中这处名为“杏亭”的亭中这样感慨道:“唯有这个神仙聚集的杏亭啊,可以容纳下老臣平生的抱负。”

通观盛度在知光州时留下的《修竹台》《光州》《杏亭》三首诗,似乎都是通过写光州景致,以抒已情怀与志趣。是盛度触景生情,对世事莫测、人生际遇的一种感慨。

(感谢古文字学家涂白奎老师,以及地方文史专家秦英凯、程思明、吴雪红等。)
爱我所爱
  
  • 太阳火
  • 发表于:2020/11/18 16:00:11
  • 来自:河南
  1. 3楼
  2. 正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像这种老的潢川正宗历史根本没多少人关注,特别是年轻人。华夏民族优良传统、传统美德就是这样一点点的丢失的。社会没有啦量化标准、有奶便是娘、金钱至上、急功近利、情绪浮躁充斥着社会的角角落落。尊严、传统、美德、原则、骨气被社会上的铜臭气鞭策的无处藏身。
xiaofeng0280
xiaofeng0280: 不抱怨一点点做,做一点是一点。年轻人被家务工作房贷等等牵扯,总有步伐一天会慢下来,想到故乡的。有了现在的努力,那时不会让家乡的文化断了线。
2020-11-18 17:59:24 回复
  
  • 开锁电话7个3
商家实名认证商家实名认证
  • 发表于:2020/11/18 11:25:45
  • 来自:河南
  1. 板凳
  2. 正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顶下
神速开锁电话3333333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