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 湖
在潢川城西北,有一片水域,就是龙湖。据水利施工队师傅所言,在龙湖周边打井,都会遇到很厚的砂层,这里曾经就是古淮河的一部分。龙湖水美物丰,我们的先民逐水而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距此不远的霸王台遗址就曾发现距今约有八千年的石磨盘、石磨棒,属裴李岗文化的最南缘,也是豫南农业文明的最早见证。
古淮河的一部分
裴李岗文化的石磨盘、石磨棒
古人很早就有择阳而居的朴素思想。“水北为阳,山南为阳。”
距今约四千多年前,这块土地上的先民在这片水域的北岸建起一座城池,史称黄国。黄国故城遗址就位于今天潢川县城西北约6公里的隆古乡,是河南省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座春秋时期诸侯国都城,也是这块土地上城市文明的开端,目前是国保单位。黄国故城的西北就是那座大名鼎鼎的弋山,又名浮光山。纵然历史已经过去数千年,但今天使用航拍技术让我们看到的故城遗址,依然是令人震撼的。
黄国故城及南边的龙湖
黄国故城
春秋时楚国争霸中原,公元前648年吞
并黄国。国亡家破的黄国臣民,背井离乡,以国为姓,其中大部分被强迁到当时南方的楚国腹地,形成了今天的黄冈、黄陂、黄安、黄梅等地名。还有一部分被“浮诸江南,以实海滨”
,形成了南方诸多黄氏家族和“黄洞蛮”壮族的黄姓。三百多年后,出现了一位伟大的黄姓人物,即楚属黄国后裔春申君黄歇。
黄歇仕楚,为相二十五载,政绩卓著,被赐以包括黄国故地在内的淮北十二县,成为战国著名四君子之一,给黄氏家族带来了中兴。公元前241年,
“楚去陈徙寿春”,春申君由此被改封于江东吴地。他带去中原先进的农业文明,在江东建城兴市,疏通河道,抑制水患,政绩显著,深得民心,被尊为上海的城市之父。我们常说文化自信,有很多人以为中国这座最大的城市是海派文化,但追本溯源,上海文化的根是中华文化,是来自中原、来自黄国故地的春申君文化。
康熙《光州志·卷之七·人物考·乡贤·黄歇》
又是若干年过去,淮河因泛滥多次改道并北移,黄国故城前的这片水域成为了一个湖泊,被习惯的称为龙湖。此时的龙湖水酿出了吸引刘伶千里迢迢而来,来后就不愿再离开的“醪酒”,甚至竹林七贤也因此选择在龙湖畔的弋阳城聚会。
大唐初年,泉潮爆发“蛮獠啸乱”。光州弋阳人陈政、陈元光父子率八十七姓近万名将士,奉诏靖边,后来这批将士全部落籍不归,成为闽人,陈元光由此成为漳州城市之父,奠定了今天闽祖光州的地位。
陈元光,号龙湖,正是源于他对家乡这片水域的记忆。
康熙《光州志·卷之七·人物考·乡贤·陈元光》
又是一千多年过去,这里的人们似乎忘记了这片水域叫做龙湖,湖旁的集镇被口口相传为“龙虎集”。但龙湖的水依然在默默地、世世代代地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人民,龙湖水源也成为《光州十景》之一的《七里清泉》,被代代传唱。直至1964 年,龙湖水系被建坝截断,成为一座库容一千一百多万立方米的中型水库,被俗称“老龙埂水库”。
1938年日本侵略军《龙虎集、光州附近战斗经过要图(于九月十七日九时)》
关大军摄影作品《龙湖》
弋阳城
竹林七贤聚会于龙湖畔的弋阳城、乃至陈元光出生地的弋阳城,是同一座城,却又位于不同的地方。考古实物显示,战国楚属时即置有弋阳县,这是潢川设县之始。此时的弋阳城在今黄国故城遗址处。历史学博士后后晓荣的《秦代政区地理》一书考证:“弋阳,传世战国楚系古玺有‘弋(阝字旁)阳君餘’(《玺汇》0002)。李家浩释读‘弋(阝字旁)阳’为‘弋阳’,可从。弋阳君为楚国封君,文献失载。《汉志》汝南郡有弋阳县,其地在战国时属楚地,在《图集》第二册‘秦淮汉以南诸郡’的衡山郡。二者互证,秦衡山郡置弋阳县,其故址在今河南省潢川县西。”
东汉时期的“弋阳侯相”封泥实物
至于弋阳城得名,肯定是和这座位于城西北的弋山(或弋阳山)有关。《汉书·地理志》记载:“弋阳县有弋山在西北。”
当然,也不排除这座山因为在弋阳而得名弋山的,这需要更多的史料发现去论证,非本文的主题了。几经变迁,龙湖畔的弋阳城一直为县治、郡治所在地,西晋初甚至改弋阳郡为弋阳国。到南北朝时期,随着北方燃起的烽火临近,弋阳城东南迁移至淮河支流小潢河的北岸,即今天潢川南城的位置。可以说这也是遵从“水北为阳”的风水理论,择址建城的。今天弋阳古城在小潢河之南,那是因为南宋至明代,小潢河被人为的改道于今天的位置。
潢川古地图,请注意南城以南的一条河流
再后来,弋阳城继续南迁,直至跨过长江,侨置于今天的江西弋阳县。葛剑雄先生《中国移民史》(333页)记载:“
淮西入魏时,七郡民不愿属魏,连营南奔。”
葛亦云:“江西、湖南二省距中原已远,移民到达的较少,仅在北部一小部分设置了几个侨县。”
侨置的“南弋阳”就在这一小部分“侨县”之中。清康熙江西《弋阳县志》记载:“弋阳乃东汉侯国,隶汝南郡。魏晋六朝改置弋阳郡。今光州犹有弋阳山也……
意或有迁民侨置之事……”
清康熙江西《弋阳县志》相关记载
北齐时,当我们这边废“弋阳”之名改称“定城”时,江西这个弋阳县又多了个“定城”别称。唐睿宗太极元年(712年),光州治迁至定城,开始了我们长达1200年的光州时期。但弋阳之名已深深印迹在我们的各种史料中,也印迹在陈元光的记忆中。
乾隆《光州志·忠义列传·陈元光》
乾隆《光州志·仕贤列传·陈鄷》
乾隆《光州志·忠义列传·陈元光》
记载:“
陈元光字廷炬,弋阳人……年甫十三,领光州乡荐第一,遂从其父政,将兵五十八姓以戍闽。”
乾隆《光州志·仕贤列传·陈鄷》
记载:“
陈鄷字有芑,先世弋阳人。……
在京见李林甫、杨国忠柄国,无意仕进。访弋阳旧第,川原壮丽,再新而居之数年。”
弋阳城改名定城后,陈元光的居住地还记载为弋阳,这里面有最真实的历史记忆。大和元年(827年)任职光州刺史,逝于大中十年(856年)的王宰,出土的墓志铭记载:“
出为光州刺史……为政清慎,弋阳人安之。四年,迁泽州刺史……
高平之政,如弋阳之化。”
可以看出,“光州”与“弋阳”是混用的。在出土的《李潘墓志》中也是一样
:“出为江陵少尹转光州刺史……以开成五年八月三日染疾于位,殁于弋阳官舍,享年五十。”这个时间节点开成五年,即840年,距弋阳城改定城已200年左右,这就是历史的真实吧。
李潘墓志铭
“以开成五年八月三日染疾于位,殁于弋阳官舍,享年五十。”
修竹里
盛度(968—1041年)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据《宋史·列传第五十一》记载,
“寇准罢相,度以交通周怀政,出知光州。”盛度知光州时留下了一首《修竹台·我来小小郡》的五言诗:“我来小小郡,爱此高高台。前对苍筤竹,万午球琳材。”
据《钦定四库全书·河南通志》记载:
“修竹台,在光州治后。”我们当然可以理解,盛度原是京官,身居高位,受寇准罢相影响,被贬知光州,所以才会有“我来小小郡”之感慨。据寇准罢相以及盛度出知光州的时间,我们可以确定此诗作于天禧四年(1020年)至乾兴初的三年间。
《钦定四库全书·河南通志·卷五十二》
在福建漳州市云霄县也有个“修竹里”。据清嘉庆《云霄厅志·邱墓》记载,“
唐归德将军陈武烈墓:在云霄将军山之麓故修竹里。陈将军元光葬父政洎母司空夫人于此。”
清嘉庆《云霄厅志·卷一·山》亦记载:“将军山是为厅治之镇。浦邑志云,
将军山在镇城西修竹里,……或曰唐将军陈元光征蛮居此故名……”
清·嘉庆《云霄厅志·卷一·山》
光州与漳州同样盛产竹子,在不同的史志上都有记载。中华文化中,“修竹”往往又与君子或文化相关联,甚至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之说。漳州从一片荒蛮之地被深受中原文化熏陶的儒将陈元光将军请建州县,创办乡校,推行科举制度,开启了文风鼎盛的时代。由“修竹里”命名亦可看出,其中国传统文化之影响,绝非蛮獠之地原有的地名。再翻查古籍史料,有关“修竹台”的记载,均指向同一处,即
“在光州治后”的修竹台。相隔千里的两地,雷同的地名,又同牵于一人——陈元光将军请建漳州的云霄将军山,是其为父母所选的墓址,被命名为“修竹里”;而光州的弋阳古城又是目前所知,各种史志记载所指向的陈元光将军的出生地,府治后面有一个“修竹台”。两地、两个和“修竹”相关的地名,至于是叫坊、台、里、亭等不重要,因为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叫法,“修竹台”的“台”是宋代文献中的叫法,“修竹里”的“里”是清代《云霄厅志》里的称呼,但二地都和陈元光相关、都和“修竹”相关却是显而易见的。
陈元光将安葬其父母之地命名为“修竹里”,或者就是他对家乡弋阳城中,自己曾经居住过的“修竹台”的记忆。
奶奶庙
2018年5月,漳州文化学者汤漳平、何池、汤毓贤等来到潢川,我们陪同前往弋阳古城南面几里处的“奶庙村”考察。在不远的过去,这里还是叫“奶奶庙”的。我收藏的一份1950年2月22日的《豫南人民报》就有“潢川古城区奶奶庙乡”的报道。
1950年2月22日《豫南人民报》
何池先生回漳州后,写了一篇《河南古光州陈元光家族文化遗址巡礼》惊叹道:“
从南城往南驱车仅10分钟,便来到潢川县老城街道办事处辖下一个名叫奶庙的行政村……该村(居)有人口2107人,辖有夏楼、魏庄、宋河、段庄、曹庄、洪庄、薛庄等11个自然村,看来这是一个多姓氏的行政村。但奶奶庙的位置恰好就在魏庄,庙与所在位置村子的姓氏不禁让我们心里一动。”
走访中我们了解到,原奶奶庙所在位置,就在今天潢卜路奶奶庙街,原庙在“文革”中
被拆除并新建为供销社门市部。我们与魏庄的村民聊起了奶奶庙话题,知道这座庙始建年代久远,有前后两重殿,香火兴旺,经常举行庙会,并因庙而形成了熙熙攘攘的农贸集市——“奶庙集市”。
至于庙中供祀的神明是谁,却没有人能说清楚了,只知道是一位女神。庙址斜对面还有一个“奶庙小学”。
潢川县政协及史志工作者陪同福建专家学者在卜集乡奶庙村考察
奶庙小学
奶庙村魏庄村民组
陈元光的祖母、对其成长起过至关重要影响的魏太夫人于垂拱四年(688年)去世,陈元光哀痛至极,在安葬祖母的半径山墓侧结庐,守制三年,并留下《半径题石》等多篇诗文。后因魏敬墓年久失修,半径山山麓仅存魏敬神道碑。2016年1月18日,云霄县政府启动了魏妈文化园的建设,其中就包括祭祀陈元光祖母、被俗称的奶奶庙。然而,在陈元光的家乡,在陈元光祖居弋阳古城的南面,在这个依然有魏姓居住的“奶庙”行政村,却留下了一个千年的记忆,这不恰恰就是历尽沧桑,时光留给后人的记忆吗?
云霄魏妈文化园
今日潢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