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乡亲,各位贤达,同志们、朋友们:大家好!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
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值此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之际,寄托着潢川人家园情怀的镇潢桥就要涅槃重生了!她将重塑古城人文地标,光大潢川时代形象,延续千年光州文化血脉,承载连接历史和未来的使命,也标志着豫南明珠潢川再一次焕发青春、重铸辉煌!我们习惯并亲切称呼的“老大桥”原名光州大桥、镇淮桥、跨潢桥、镇潢桥等,初建于北宋时期。她的历史,已经接近1000年,如果仅以明代越应宾、陈锡爵、陈伯龙持续建造石桥计算,距今是439年;而迁址到现在的位置,也有264年了。史料记载:州有两城,南北对峙,潢水直贯其中。明神宗时南海陈公易以石桥,曰“镇潢”,计长三十六丈,下具九孔,可通舟楫。桥之上列廛贸易,其利赖于民生者甚博。诗云:
蜿蝘虹桥迥,澄波映碧空;
舳舻三楚会,楼阁一衢通。
镇潢桥是潢川人的集体记忆和情感凝聚,这些年来,关心、关注着这座古桥逝去与期待她重生的人,上到耄耋,下至幼齿,何止万千。人们对故园的眷恋,对家乡的深爱,对乡愁的期待,起于桥,系于桥,归于桥。这背后蕴藏的是根植于心的光州文化的强大力量,是人们对过往生活的见证,也是对人文记忆的呼唤与珍惜。近日,省委、省政府决定“高标准高质量谋划建设豫东南高新技术开发区
,打造对外开放‘桥头堡’”,体现了
对信阳革命老区发展的关心支持,是市委、市政府实现“美好生活看信阳”的
重要抓手,更是潢川实现快速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难得机遇。值此契机,潢川县委、县政府提出了重建振(镇)潢桥的设想,不仅恢复传统景观,亦希望通过振(镇)潢桥的重建,达到团结和凝聚全县人民追求美好生活、干事创业,振兴潢川的发展合力。豫东南高新技术开发区、对外开放“桥头堡”
的定位,京九、宁西高铁十字交叉贯穿以及机场的立项,潢川发展的春天已经到来并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中,架桥修路自古就是一种“德政”。史志亦记载,镇潢桥的每一次修、建,都是作为全州、全县的头等大事、最重要的事,是官、绅、商、民积极参与的
。清康熙七年(1668年),
“潢河隘而驰,桥坏于水。”毛奇龄在《重修镇潢桥跋》中记录:“守既捐俸,倡而监州以下,暨绅士助之。”“于是载簿书,将以记事。”阖城官员、百姓,为家乡公用事业出力出钱的美德,至今读起,亦觉历久弥新,让人动容。康熙五十五年至六十年(1716—1721年),桥孔忽陷,往来阻绝,壬寅年(1722年)冬,趁
“终岁间无大雨,河平沙涨,中流可涉,而人得施其力”的时机,竭力修复。《重修镇潢桥碑记》记载,在这一次重修镇潢桥中,士绅踊跃捐款,“费不需于国课,役不派于里甲”,修成后,“并列捐助姓名,勒石而为之记。”今年又逢壬寅,这次重修镇潢桥至今已五个甲子,整整300年了。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三百年的历史沧桑变迁,不变的是生生不息的光州文化,不变的是光州人热爱家乡的赤子情怀。过去的老大桥是一座乡愁桥,经历岁月和时间的洗礼。相信重建后的振潢桥会是一座打卡桥、网红桥,是充满人间烟火气的特色桥,更是一座寄托光州历史人文情感和潢川振兴发展的传承纽带桥。重建振(镇)潢桥,是传承福泽万代子孙的善事,又是弘扬传统文化、振兴潢川、凝心聚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更是众志成城、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出入相友,守望相助。”重建振(镇)潢桥是县委县政府重要决策和民心工程,我们在此倡议,每一位潢川人不论职业、不分老幼,都能够积极参与,慷慨解囊、倾情奉献!热爱家乡,振潢有我。捐款不计多少,每一份都是一颗滚烫的心,都是一片浓浓的情!每一位捐赠者都将收到一份荣誉证书作为纪念并载入荣誉册;同时我们会做好捐款使用的管理工作,公开透明,在桥体落成后,学习古人对修建镇潢桥的善举“勒石而为之记”。各位乡亲,各位贤达,同志们、朋友们,让我们把对家乡的热爱和关心化为抓机遇、干实事的实际行动。美好生活看信阳,美丽健康在潢川;振兴潢川靠你我,我们一起向未来!潢川县老区建设促进会
潢川县工商业联合会
光州根亲文化研究会
2022年3月3日
捐款账号信息银行:中原银行银行编码:008
账户名称:潢川县财政局开户行:中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潢川支行开户银行行号:313515500310
账号:8803113003000000017000002
联系人:蔡晶 13608476889
刘桐 18003977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