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转载:我悟太极

  • guest5363353
楼主回复
  • 阅读:16520
  • 回复:14
  • 发表于:2016/3/7 14:54:22
  • 来自:河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潢川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2006年秋天,我有幸接触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太极拳,匆匆一晃,九年光阴虚度。虽始终没割舍对太极的钟爱,但总觉得离太极之门还很远。常言道“太极十年不出门”,九年的时光多少还是在我身上留下了一些感悟,就算是对自己的一个小结吧,略加梳理,请拳友们批评指正。
一、练太极要有太极思维。
和很多拳友们一样,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带着对太极的无限崇尚,每天和身边的朋友们练基本功、练套路、练推手、拆招破术,很是用功。一般看来,这没有什么问题,就该这样下工夫,自己和身边朋友也是这样想的,认为只要这样练下去,肯定会把太极高深神奇的工夫练到自己身上的。可是,几年过后,尤其是近两年,在老师的精心指点下,我的练拳思路和方法都发生了颠覆式的改变,我自己最深刻的体会是:练太极拳一定要用太极的思维去练,否则就可能一辈子都无法踏入这个智慧的宝库。有的朋友会问:那你到底练什么呢?我的回答是:学规律、练规律。
陈、杨、吴、武、孙等多种的太极流派给广大的爱好者留下了自己选择的空间,即所谓的“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不同的太极流派是各自的先贤在修炼的过程中产生了新的不同的感悟所形成的,风格不一样,所擅长的技法不一样,对同一个问题的表述也不一样,好像差别很大。其实,这都是表面现象,就像你是学生、他是工人、我是农民,看起来大家身份差别很大,但其实都是 “人”,这个本质是不会改变的。太极也是一样,也就是说不论哪个流派,本质上都是一个东西,规律当然也只有一个而不是多个。如果认为不同的太极流派各有各的规律,我认为那还是没有开启太极思维。
既然太极规律只有一个,那到底是什么呢?俩字:“阴阳”。这可不是我的发明,众多先贤前辈早已著书立说,有了共识,并形成定论。那在这里还有讨论的必要吗?我从自己学习练习的过程中得出体会,很有必要,但绝不仅仅是说说而已,必须把这个规律贯彻到每一天的练拳中去,落实到每一个动作中去,体现在每一个动作的分解动作中去。其实,以上这啰里啰嗦的就是我想说的“太极思维”。
举个例子,两个人对面一搭手接触上(不管是什么形式,单臂、双臂、同侧、异侧都行),大家说这是哪一派哪一式呢?肯定不好分,但我们可以分的是,某一个人用的是太极或不是太极。怎么分辨呢?这就要需用前面所说的太极规律来分辨了。既然“阴阳”是规律,那阴阳又是什么呢?我自己的体悟是,阴阳绝不是虚无飘渺的理论,阴阳是体内真实存在的对立统一现象,换句话说是看似矛盾的两个方面在同一动作中或者说在同一瞬间的同时体现。这样一说,“阴阳”的含义就好像就可以细分为(当然是我自己目前阶段的不成熟的体会)虚实、动静、松沉、顺逆、开合、上下、里外等等平时比较好理解的种种具体现象。再接前面的例子,两个人搭上手,掌握规律的一方就会在这一瞬间保持身体的松弛,尤其是肩部的松开,接触点不能出现躲、抗(也即丢、顶),接触点是相对静止的状态(注意:是相对静止而不是绝对。是以某一瞬间双方接触点的皮肤相互为参照物,相对于地面当然是运动的),将对方的来力稍加引导,直沉脚底,这时身体中间是松空的(注意:有时劲会卡在在后腰或肚子的部位,应尽量克服),与此同时,从脚底反弹回来的劲路(注意不是蹬地,是松沉下去的结果)会传达到接触点上,反应到对方身上,对方会突然感觉到,没看人家用力,突然从对方体内传出来一股劲(不是手用力推出来的,是松弛的情况下传导过来的),由接触点渗入道路自己的脚上,再想用力前进,竟然使不上劲了(不是不想使劲,是感觉到不得劲)。其实,这就是常说的“棚”。在这个状态的基础上,掌握太极的一方随便怎么使招,对手只有被动的结果了。就这一接触,太极的规律就得体现出来,这里面包含了接触点上的相对的“静”与体内自身调整的“动”之间的矛盾统一,也即“阴阳”;体现了接劲的“下落”与虚领顶劲 “上升”之间体内“对拉拔长”的 “阴阳”;更体现了受力点的虚和脚下的实的对立统一,同样也能体现出“开合”“里外”的对立统一,篇幅原因不再细述。

  
  • guest5363353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6/3/7 14:55:38
  • 来自:河南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很多爱好者对 “棚”有多种多样的解释,有的说向上为“棚”,有的说向外为“棚”,我从老师那里学习并自己体会的是,身体的哪个部位都能“棚”,不论哪个方位都能“棚”。正确掌握并使用的结果就是,让对方的劲路落空(两方的劲要见上面,不是躲闪),我方的劲路合住他,对方脚底失跟,难以做进一步进攻的那一瞬间,当然这时我方感觉是已经掌控对方,自身很安全,对方的劲根本没作用在自己身上,是发动进攻的好时机了。
通过以上的一个动作,我们来探讨太极的规律,主要目的还是想说说怎么练太极拳的问题。那既然是学习里面的规律,所以平时练拳就要建立太极思维,绝对不能用外家拳的思维去套用到太极上去。不论哪个流派的太极,都不要被刚猛的发力或摇曳的身姿或高低的套路迷住双眼,每一动都要自己问问自己,劲沉到脚底了没?手虚起来了没?手主动运动了没?肩松、腹松了没?对拉拔长的状态形成了没?对方的劲堵住我了,我还能运动吗?不能运动怎么调整呢(注意不是动作,是体内的劲路)?.........,每一动都要认真去找,去思考,去体会,而不是仅仅走个形式。这样一来太极就难练了,是既动身,又动脑(还不是说想要那个结果,那个结果就会出来,往往是很长时间找不到那个东西,有时很苦恼),每天琢磨的是这些东西,而不是套路里动作的连接或者是某个招法的运用。所以说,按规律练对一个动作就可以说咱们练的是太极拳,否则不论24、42、38、64、81或今天陈式,明天杨式等等,只要规律不对就不能称之为太极拳。就像某个人完全可以把刚猛的少林拳,按慢悠悠的形态表现出来,或者自己随便组合什么动作,按太极的缓慢形式做出来,中间还可以加上几个发力等等都不是太极拳一样。
这里,我再说说自己的走过的一段弯路,以说明太极思维是多么的重要。开始练基本功的时候,我们有一个动作是手臂从胸前旋转着向斜外前方开去,这样的动作不同流派的太极里面甚至一个套路里面就有有很多,只是组合不一样罢了。一开始是徒手空练,后来拳友按住我的手臂在胸前,也就是施加了阻力,问题就来了,怎么打开呢?找角度,让对方的力偏一点;肘有意识地望里收,以便把对方的力挡在外面;手腕加大转动,以便切住对方的手腕,使其负痛;腰使劲转,争取用身体的力量把对手甩开。。。。。。。结果在气力很大的拳友的阻力下,弄得胳膊酸痛、手腕通红,赶巧哪一次对方变化慢了,我得逞一次,但对方稍加调整,还是没辙。后来,逐步调整了练拳思路,渐渐懂得了基本规律,就全部放弃了原来的做法。现在的做法同前面举过的例子一样,对方双手、单手都行,把我右臂封按在胸前,我保持松弛,接劲后松沉到脚下(塌裆劲,无法详述,只有练习中体会),利用脚下的反弹力棚起对方(决不是使劲往上抬,手虚领起来),这时对方会感觉到,一股劲突然到了他的肩上,进而牵动脚下,使不上劲,这时我只要脚下劲路拧转,身随腰动向右转开(注意此时劲始终在对方身上合住,接触点相对静止,不要使劲只是合住),对方已然站立不稳,对我手臂的阻力顿消,右手臂自然随身右转打开。推而广之,身体哪个部位与对方接触都基本是这种规律,只不过部位不同,接劲时走化,引放的时间、方位和距离不同罢了。
因此说,有时看比赛或表演,好像大家打得套路都一样,其实从太极的规律去认识,去练习,那里面是天上地下的两个世界。而不是,哎,他怎么少了一个发力,她手少走了一圈,他没震脚啊!如此等等。
哈哈,一写收不住了,先这些吧,得空再聊其他方面,比如:如何择师、求整避实、太极技击等话题。这仅是我这个门外汉的粗浅体会,抛砖引玉大家一起来交流探讨,请前辈、高手和老师、拳友批评指正。
  
  • guest5363353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6/3/7 14:56:47
  • 来自:河南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二、择师
现在社会上的太极老师太多了,某某正宗、某某嫡传、某某大师、某某登堂入室弟子等等。从大的范围来讲,但凡是为推广太极、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人士,不论水平高低、年长年幼我们都应该给予肯定和赞赏。但对于中华文化自身而言,就不能不进行一下辨识,否则难免会产生以偏概全、以讹传讹的不良后果,结果往往是我们失去了自己真正的财富,而保留的恰恰是皮毛而不是精髓。
这个道理很好理解,一个班级老师带的学生学习成绩肯定高低不同,那么这个班级的学生将来如果都当了老师,其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教学水平肯定也是不一样的。同理,一个是中学生、一个是小学生,面对5—2=?的类似问题,中学生会用x+2=5 求未知数的思路,而小学生只能用算数的办法了(当然只是举例,不一定准确)。这样,认识事物的层次就发生了变化,中学生懂得小学生的课,而小学生却自然不懂得中学生的课。归结到太极身上,往往不同的老师对同一个问题的认知是不一样的,或者是有高低层次的(这绝不是贬低某个老师,因为这是由于学习时间、学习条件、自身性格、用功程度等等多种因素造成的,在其他领域也广泛存在着。就像我对计算机的了解与计算机专业人士的差距这样)。此外,还有一个问题也很突出,就是很多太极爱好者往往认为某某流派的发源地、某某前辈的子孙就是代表了这个流派的最高水平。其实这里边的误解很容易识辨,大家回忆下自己的学习经历都知道,一个学校或班级里的学习尖子或者是将来能考上清华、北大的在绝大部分情况下不是老师的孩子,而恰恰是班级里刻苦聪慧,学有所成的学生。这里并不是说某某传人水平不高,而是不一定代表最高。就像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他的儿子能理解多少,而真正掌握其精髓的其实还是他的学生。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太极终究不像房子、存款等有形资产,前辈逝去后辈自然继承,太极是艺术、是文化,是无形资产,大师的后代子孙只有优先继承的先天条件,但并没有全部继承的必然因素。
说过了前面的理,自然归结到爱好者怎样择师的问题,我的看法是,要有自己的判断力,要择明师而从之。注意是 “明”而不是 “名”。真正的技艺传承是老师挑学生,而不是学生挑老师。看到不少大师某某吉日举行收徒仪式,往往跪地一拜黑压压一片。还有的大师,按学生的层级明码标价收徒,挂名学员、学生、弟子、入室弟子、嫡传啊还是终身弟子等等。说实话,自古至今,教徒收费无可厚非,这是老师的知识产权,应当得到回报和保护。但如果仅仅为多增加收入,无选择的收徒就偏离了我们先辈的初衷。真正的太极传人,各门各派代不数人,能较完整继承前辈的技艺的学生真的是很少,各方面综合因素的制约很多,所以有责任感,有真东西的老师需要很慎重的选择学生,宁缺毋滥,以完成好背负的传承重任。再者,老师教的是什么内容,有的老师xxxx元一个套路,xxxx元给你上个小课,说说手。你自己回去掂量一下,掌握太极真的像这样拿钱就会学到吗?就像我在本文第一部分举的例子一样,太极不是这样学的,就那一个规律要上到自己身上需要很长时间的磨练,还必须有正确的指导。要按这个标准,你得花多少钱呢?关键是你学到真正的东西了吗?我知道的老师(当然是明师之列)有的不收费,有的象征性地收点,老师常年累月的指导和喂劲,反复在老师身上体会,或在老师指导下同学之间的相互体会,就这样大部分常年坚持的同学也只是学生,根本到不了入室弟子的台阶。没办法,你没到那个水平,任你拿多少钱也不能收你为入室弟子,因为你还担不起传承的重任,甚至可能会有辱师门。还有就是,有些大师授课是很神秘的,外人根本不让看,或者说你不拿够这个门槛的钱,你就没有听的资格。但我看到我的老师教学生,都是在公开的场地,来来去去围着看的人很多,有的学生曾经担忧地给老师提出这个保密的问题,老师只是笑着说:“太极这个东西是看不走的,就是你听到我讲,动作要这样,劲路要这样,感觉要这样,也是到不了你身上去的,这种内里的调整和意念的引导,必须在老师身上反复体会,常年坚持,就这还不一定能保证你学到手,上到自己身上。只是看看听听那是拿不走的”。
本来还想写点练拳的体会,比如求整避实的问题,但看吧里好多真知灼见,自己实在是领会粗浅,充其量是起步阶段,唯恐误导了拳友,待俺再修炼些时日再和大家探讨不迟。这又想起了我的老师,同学曾提出老师出书,把心得体会写出来,让大家平时不在身边的时候学习。老师说,不是不想写,是不敢写,因为是太极是有层次的,在某一个阶段的感受,往往被更高一个阶段的感受所调整,甚至推翻。不是一个境界上的东西,后者更妙,真的是艺无止境,如果写早了就会对别人产生误导。要知道当时老师都70多岁了,200斤的壮汉或者散打、拳击、泰拳的交流者,也是一个照面就见输赢。
还有意犹未尽的感觉,再接着写点
我们经常看到练太极或者是教太极的,一种只是套路,这么摆是白鹤亮翅,那么摆是掩手肱拳,不管式子多少,反正打下来为一套,以健身为主。老师常常要求,脚要在什么位置,手在哪个方位,腿要抬多高等等,比赛中这都是加分扣分的因素,其实这些都跟太极的规律没有太大关系,确实掌握太极规律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一些方位动作的问题,但那只是附属,这样教或学,还是没理解太极是什么,到底应该怎么练。另外一种,就是拆招讲拳,这招是左手架右手击,那招是往右捋再变靠等等等等,这种形式是典型的外家拳思维套用到了太极身上,看似能技击,其实一接触就知道,对付速度比你慢,力气比你小的对手起作用,反之只会束手无策。真正的太极应该是,一接触对方就不得劲、使不上劲(这里不用落空的提法,以免造成是躲闪,诳对方一下的误解,第一部分已经简单探讨过不再详述),工夫深厚的老师是一触即发,容不得你做调整。那么是不是男女老幼都得朝这种功夫去学去练呢?其实不是这样,也大可不必。大家都多少见过身边喜欢书法的朋友,很多人喜欢写喜欢研究,但就是达不到高水平,但这并不影响他对书法艺术的喜爱,她每天研究的是这一笔“横”入笔是中锋还是侧峰,收笔是藏锋还是露峰,这个“勾”是平勾还是挑勾。。。。。,这个字左右结构哪一边该收该让,那个字上下结构中间的横是长是短,相同的字如何写出变化而不雷同,谋篇以后,浓淡如何搭配,留白在哪考虑等等,这说明他真正是在学书法,而不是仅仅在写字,这样的朋友知道书法里面的规律和乐趣,但由于种种原因大部分都成不了书法家。就像广场上以水代墨,借地为纸的老大爷,别看他不是书法家,但他可不是在胡写,那里边的章法可大有讲究哩。在太极上也是这样,普通大众完全用不着达到高水平,但是我们传播太极的人除了动作外形之外应该教的是,内里如何调整,意念如何引导,虚实怎样变化,整体怎么对拉拔长,松开是什么感觉(很多人认为松下来了,其实没松,太极拳的松是对立统一的,对方的感觉是沉甸甸的),也不用追求技击(当然喜欢的人除外),这样去学去练乐趣自在其中,也才能大概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在哪,价值在哪。不知不觉中,有的人就会太极上身,再拆招说拳,自然水到渠成,并且你会发现,每一招的每一动都管用,都能发,而不是最后那一下,在多种方位都能用,并且很多时候都想象不到。比如说 “靠”,有时双方手臂接触上了,对方已然近身,我方只内里一转,肩意已出,肩并没有接触上对方,对方从接触的手臂着力猝然跳出,但这是走的“靠”意,并不是大家经常理解的 “靠”招。就这么有意思,对不能真正走进太极世界朋友来说,确实难以理解。
  
  • guest5363353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6/3/7 14:57:35
  • 来自:河南
  1. 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三、练拳先求整
对太极有些初步了解的朋友,都会感觉到深入学习是很有难度的,这里说的难度不是有些人理解的,比如:架子要多低,腿要抬多高并稳定多长时间,一个旋子下来落地如何纹丝不动,震脚要多响,转折往复的动作要求连贯,跌叉幅度要大,最好能腾空而起再跌下去,发力要迅猛等等。以上种种基本和太极本身的规律没有太大关系,这些常见的要求是在太极比赛中判断名次的标准或者是在大庭广众下自我展示的亮点。
前文中,我已从自己的认识角度,说明了太极的总规律是“阴阳”,那普通的爱好者怎样才能去尽快体会到 “阴阳”( 虚实、顺逆、松沉、开合、上下等种种对立统一现象)的感受呢?首先,“阴阳”是由“阴”和“阳”构成的一个整体,或者这样描述: 一个整体中包括“阴”和 “阳”两个方面,这里面包含了两个信息:一个是 “整”,一个是“分”。要体会 “阴阳”我觉得可以先从身体“求整”开始,再进而学习和体会“分开”,可能理解“阴阳”的进程会快一点。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体会(包括下面的具体例子都是我目前阶段的感受),前文说过了,太极是有层次有阶段性的认识,广大拳友老师肯定会有更好、更妙的办法。
那如何求整?“整”是什么感觉?我练拳开始的时候也不明白这个问题,老师在指导时专门提出了一些标准和要求,但是当时自己根本没意识到这种要求的重大意义在哪里(初学者大都会有这种毛病)。另外一点就是确实很难做到,因为这和我们平时工作或生活中对身体各部位的配合要求以及用力的要求是不一样的,甚至是完全相反的。还是举例说明吧,比如说从正马步开始身体向右转(暂不考虑手的动作),平时我们练拳的时候大多数时候是上身转的多,下身转的少,身上的的劲是散的,现在有一个人从背后合抱住你的双肩,控制住你的身体(也即施加阻力),你就会发现那样旋转是转不动的,最多让对方的上身晃了晃,但强大的力量仍然包裹者你。那怎么克服对方的阻力转开呢(不考虑变化,现在只是想突破对方的阻力)?我的做法是:贯彻好内、外三合的要求(具体定义略,太极著作中都有),整体转。这种要求对初学者来说不好理解和掌握,你可以这样简单去做:把右肩和右膝定住同步右转(本应该是肩与胯合,我自己体会初学者对胯的感觉不好掌握),当然左肩和左膝也一样。绝不能出现肩转过了或者说一先一后转(时间上不同步)的情况,一定要控制好,合住了同时转。当双肩与对手的手臂开始相抗衡的时候,上身(实际上现在主要是在肩部)不要主动使劲去和对方对抗,只是像齿轮一样和对方的手臂齿合在一起,类似上紧了发条,上身放松(注意,仍然保持自己的肩与膝合住),意念交到脚下继续拧转,注意左膝不要出现跪膝,要撑住,裆要圆,尽管初学不容易体会胯的松开,但也要尽量去做。如果基本做到了以上的要求,这时你会感到脚底和地面紧紧地粘黏在一起(绝不是用力蹬,只是转和沾粘),脚下的力量传导到了对手的两臂上,进而牵动了他的双脚离地而起,如加快速度(初学者不提倡),对方抱着你的双肩整个身体就会被一股巨大的力量旋甩出去。这其实就是我们要体会的一种“整劲”的感觉,更重要的是体会劲在脚下是什么感觉(这非常重要,平时使劲蹬地那种感觉并不是真正劲在脚下的感觉)。这里面最主要的要求是肩膝一定要合住(注意身体不是像一块铁板似的那种绷紧,保持胸松腹松腰松),同步旋转,一旦分家,劲就会散掉,是牵不动对手脚下的根基的。还有就是后膝不要出现跪膝,要向外撑住对准左脚尖的方向拧转,产生下旋的钻力(实际上这里就包括了以后将要提到的体内劲路上下分开,对拉拔长的“下”)。如练习得法,还会产生一个更的妙感受,那就是有一个别人看不见但自己能感受的到的半径很大的力量圈围绕自己身体沿自己的双肩向外延伸,这个圈半径很大,作用到对手身上,会产生一个大的角速度,对手会感到在接触点上会被一个侧面来的大力顶开。当然这只是初步的感受,通过经常的练习,就是没有人合抱住你的双肩给你施加阻力,也会感觉到力在脚下,各部位合好,身不妄动,整体旋转、上身松开,劲路通达的效果。在练习套路的过程中,也必须时时注意这些感受,这样就把练拳转变成了练功。再往后,你可能会从这一个突破口的感受逐渐放大到其他动作中去,从“右转”的这一个环节中体会出其他环节的 “整”的感觉,而且这种感觉会越来越强烈。此外,你也许还将会有这样的感觉,套路中所有的弓、马、盘、虚等步法的转换绝不是通过撤步、上步摆出来的,而是从脚底劲路的拧转开始,转出来的,如此,裆劲就会逐渐有体会,双脚的虚实也会有体会,心里会告诉自己“哦,是这个感觉”。
还想写点 “分”的东西,哎,真的是江郎才尽了,里面的那种感觉是不好用语言来表述的。 初步有了“整”之后就得抓紧“分”,“分”跟虚、实密切相关,只有一分为二才能体现出阴阳,其实在上文中已经有些东西是涉及到分的,比如劲落脚下的感觉出来后(脚下是实)上身就会有“虚”的初步感觉了。我之所以说不好表述的原因是,怕用一般的说明误导了大家。这还是一开始所说的太极思维的问题,一般的表述大家往往会向一般的思维定势上考虑,比如前文举的例子“靠”,一般人就马上想到用肩、胯、胸等部位去靠,其实我想表述的是 “靠”意,合好了,只是肩圈一转,对方从其他接触点上已经受力跳出。容我再想想有没有更好的表述办法,可能永远也没有,也许这就是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意思吧(呵呵,大家别喷我故作高深啊!)。
而这,恰恰才是太极的魅力。
  
  • guest5363353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6/3/7 14:59:38
  • 来自:河南
  1. 4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四、一分为二现 “阴阳”
经过长时间的犹豫,我还是决定将自己的一些继续体会写下去。之所以犹豫,一是怕自己的体会粗浅误导了拳友(前文已反复说过太极是有阶段性,有层次的);另一方面就是有些东西不太好表达。看到拳友们,尤其是一些资深拳友的鼓励和支持,促使我壮了壮胆子硬着头皮往下试着说说,错谬之处敬请大家指正。
“阴阳”实在是地地道道的中国本土品牌,蕴含着一分为二与合二为一的哲学思想。太极中的“阴阳”是总规律,是指导有志之士走向太极光明大道的纲领性原则。但是平时在人们的意识中,“阴阳”又好像太抽象,说说可以,具体是什么或者怎么做才符合 “阴阳”的要求,实在是无所依从(前辈、名家、高手除外)。
在本文的第一部分,我根据现阶段自己的体会将“阴阳”具体到形式不同的对立统一的矛盾现象上,比如虚实、顺逆、松沉、收放、开合等等,这主要是为了好进一步的叙述。在第三部分,我从自己练拳的感受中总结了先“求整”的思路,我考虑如果没有形成一个整体的感觉,“分开”就会失去依据。那究竟怎么分呢?这个问题真的是需要老师在旁指点的,经常从正确和错误两个方面都去体会,并且是反复体会,才能逐渐有所收获。这里只能是点点题,提请大家注意。
先从哪开始呢?前辈高人对太极的要求是浑身无处不“阴阳”,我这点水平只能先从大的方面或者是简单一点的地方再或者是目前我能感受到一点的地方说起吧。刚才说到虚实、顺逆、松沉、收放这些方面,我目前的感受是虚实是最重要的,也始终贯穿在那些矛盾现象里面。离开了虚实单讲那几对矛盾,有点舍本逐末的感觉,但离开了那几对单讲虚实又会令人不着边际。所以说前面我反复声明真的是难以开口,不好表达。(我不想把这个帖子写成技术贴,那太枯燥了,自己的能力也远远达不到。我想写成感受贴,从大的角度去说明练拳的方向问题,但是写到这里我发现如果不涉及一些技术性问题就不好说明,所以只能勉力为之了)
还是先说说“收放”与““开合”“顺逆”吧,因为这些现象在平时拳友的练习中经常出现。在我刚学拳的时候,跟很多拳友们一样,认为开就是开,合就是合,比如说十字手,由开而合,很好做。随着对拳理的进一步了解,才逐渐体会到,开合是必须在同一时间体现的,也就是说开中有合,合中有开才管用,单一同向的或者是先开后合(或先合后开)的运动不是顶,就是丢(顺逆和松沉也是这样的对立统一关系)。这才慢慢对老师说过的“动作只能是1,但1里必须包含2,不能出现先1后2”的意思有了初步的理解。还是十字手,大臂往身前靠拢,大方向是“合”,但是小臂和手却需要同时旋转着外“开”,自内向外旋转着产生外放的劲路,待转到胸前形成两手交叉定势时,这个过程结束。如拳友在一起实验试手,按在你伸出的前臂上,外观上看你是一种“收”或 “合”的形式,但对手却会感到一股外“放”或“开”的力量堵住了他,近不了身,随着你的继续旋转,对手会沿着一个圆的切线在你身前被外放出去。当然水平高的老师会在第一时间即刚接触的那一刻,动作刚往回收,对手就会直接在自己的来路上蹦回去。看到有的拳友练当门炮,双拳先收在腹前(收的时候没分,只出现了一,会把对手的引劲到自己身上),再一起打出去。设想一下,在对手接触你的过程中,你收回的时候对手也跟进了,有机会打的出去吗(堵住了)?看到老师的做法是,对手按上来,大的动作在往回走,劲路却是往前放,第一动刚做完,对手已经蹦回去了。我当年第一次看到这一幕的时候,确实难以理解,现在体会起来,这其实是很好地贯彻了开合、顺逆、退进、松沉,特别是虚实等对立统一的两方面瞬间同时出现的原则,即一分为二,产生阴阳。反之,如果不是同时一分为二,只出现一,或者是先一后二,要么引劲上身,要么顶抗僵硬,难免处于被动了。
前面所说的仅就动作而言,这里需要向大家说明,仅有动作当中的一分为二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遇到力大身壮的对手,还是不行,我自己就是这么走过来的。写到这里还是要回归这篇帖子的第一部分——练太极要有太极思维,如果一门心思去从动作当中找办法,还是不能走进真正的太极世界,那就说说松沉和虚实吧。
在前三部分的文字以及在给拳友的回复中已经说到了松沉了,这一对也必须在某一时刻同时出现,即要一分为二,它们是虚实感觉的基础。人人都知道太极的一大要求是“松”,只有“松”了,虚实的妙处才能逐步体会,但“松”不是孤立的,它始终伴随着“沉”。太极还有一个要求是 “节节贯穿”,这个提法耐人寻味,如果在明白老师的指点下逐步深入,就能体会到先得有“节节分开”(一分为二),然后才能贯穿起来(合二为一),否则就不用“穿”了,这 “节节分开”其实就体现了一分为二的思想。比如,一个烧水的水壶,人们拿住壶嘴就可以把壶身提起来或左右动起来,这是因为壶嘴紧紧焊接在壶身上,牵动 “嘴”就动了壶身。现在假如壶身就是你的身体,那个壶嘴就是你伸出的手臂,别人动你的手臂的时候,你如果绷得很紧,肩部和身体“焊接”得很结实,那你就会被牵动脚下的根基。但人毕竟不是壶,在对方牵动自己手臂(壶嘴)的时候,把肩部松下来(这个松还真不好体会,不是一般人想象的那种),让手臂与肩部断开,对方的劲就传不到自己的身上来,这也是一种 “一分为二”。但是手臂仅仅是被对方像面条一样甩来甩去还远远不够,对方的力虽然没有威胁到自己,但自己也没办法威胁到对方,这时就要和“沉”相联系了。在对方施加力的同时,自己的肢体随对方力的方向松开的同时,体内劲路要直落脚下(这个过程需在老师的指点下进行,非常关键,经常会出现问题。在求整的那一部分中,如果练习得法,有了劲在脚下的沾粘感觉,这时的“沉”才会逐步体会到)。这样,体内又会出现因松驰产生的“虚领”与劲路的“下落”的一分为二。在这个分开的过程中,自己的劲路自脚下反弹形成回路,已悄悄通过接触点覆盖住对方(又体现了合二为一),即合住对方,因为对方是主动进攻,这个过程他并不知觉。处于这个瞬间,也可以称之为“棚”, 一旦“棚”住了对方,对方就会不得劲,处于被动,不好进一步动作了。对方来力小,这时就有可能被反弹回去,来力大我就可以在这个“棚”的状态下施展采、捋等其他手法了(前提是必须始终与对方合住,一旦散了就失效,那就得另寻机会,重新形成以上状态)。因此,松沉必须同时出现才能起作用,也才能为肢体动作上的一分为二提供源动力。
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上的种种“一分为二”中,必须处处时时体现虚实的“一分为二”。其实,如果在明白老师的指点下,有了“整”继而又有了“分”的感受后,虚实的感觉就自然会伴随而来,这个不是靠强求或是空想就能得到的。比如,上段提到的被对方接触以后,自己受力的部位或者说是整个身上都是虚的,脚下是实的,体内劲路会有对拉拔长的感觉(一分为二),肢体外放的劲路越长,脚下劲路在相反的方向延伸越远。两脚和接触点上也有虚实变化,能力和篇幅所限,不再展开。

  • 魔剑
  • 发表于:2016/3/7 15:00:04
  • 来自:河南
  1. 5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楼主:太长了看了一半看不下去了!
guest5363353
guest5363353: 是有点啰嗦,但以我的练拳水平是改不了原帖的。感觉此文对初学者有所帮助。
2016-03-07 15:26:30 回复
自由自在
  • guest5363353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6/3/7 15:01:18
  • 来自:河南
  1. 6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整个的帖子中已多处零零碎碎涉及到虚实的话题,那是自己体内的感受,别人看不着,但肢体接触时对方能体会得到,他会有空的感觉,仔细体会还能感受到攻守转换那一刻双方劲路此消彼长的微妙变化,只有真正建起虚实的感觉,肢体的“法“才管用。
哎呀,还是那句话,不好表述啊!在这里就简单说说练习套路的体会吧。不少拳友喜欢整套地练习套路,打得热火朝天,气势很盛。但在已走进太极之门的朋友们看来,很多是不符合太极运动规律的。我自己体会是拆开单练倒是反复体会规律较为实用的办法。比如,陈拳的金刚捣锥,起式左转的那一刻,就得劲落脚下(裆劲塌下去),脚底沾粘的感觉就得出来,假想对方从背后抱住你的双肩,这一转对方就得旋甩出去,如果感觉不会出现这样的效果,说明劲没落下去,身上没松开,就要调整,重新再来。单鞭也是这样,左转开手时,上下分开,劲路沉落,整体拧转,手不要主动,虚虚的感觉,假想对方堵住了你左臂左转前开的路线,顶住了怎么办?肩部及上身松开,脚下劲路反弹合住对方(棚住),劲在裆里已经转过去了,体内劲路与对方接触点形成了角度(不再是原来顶住的角度,但在外观看不出来),触点上会有虚实变化,我以实击虚,对方自然挡不住,我手也随之开出去。就这样一动一动的细细体会,突破一点,惠及全身,把这一点的感觉,放大到所有的动作环节中去,才能从点滴之间积累正确的感觉,才会有实质的进步。那么当你建立了这样的练拳理念和感觉的时候,整套整套的练习就没有吸引力了,当然,规律熟练了之后再组合起来,每一个环节都会变成练功,那时的感觉是每一动都会有用,每一动都有威力。而在别人看来,你的一整套拳则充满了另一种内在的气势和威力,与刚开始所说的那种热火朝天的练法相比自然不是一个境界。
下一期再谈谈牵动、引进的问题吧,其实以上做到了,这些一点就通,只是勤加练习熟练灵敏的程度问题了。
五、引劲与牵动
大家常讲“引进落空”,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为“引劲落空”。“引进”往往容易理解为动作上的进退,而“引劲”则侧重内里的变化。初学者最常见的误解是认为“引进落空”是那种诳一下的感觉,然而,当你有了松沉、虚实等初步的感觉后,在明白老师的指点下不断实验体悟,就会得出大不一样的理解和感受。不同的人对那种“引劲落空”的感觉有不同的描述,这并不是说有的人不正确,其实大家都说的是一个东西,但在不同的人身上的感觉是有差别的。我可以给拳友们一个感觉供大家在试验时参考(只是我自己的体会,朋友们可能有更妙的感觉)。大家都见过水里的小船,随波浪涌动(注意,不是惊涛拍船,啪啪作响),自己和对手在 “引进落空”时的感觉与这个非常相似。首先,双方密实地结合在一起(指接触面或点),没有一丝缝隙,也就是没有空间上的距离(就像船底和水)。其二,当一方运动时另一方与其同步而动,没有时间上的距离(如不同步,就会出现水把船拍的啪啪作响,那是作用在外皮上,引不动根基)。其三,一方进,另一方退(比如船下按,水下沉),但总有劲在托着进的那一方(大小可理解为对方51%,自己49%),不会出现突然撤手,另一方悬空(如出现这样的情况,在试验中对方就会顺着你撤的路线跟进,可以称之为引狼入室)。其四,这个过程并不长,马上有回头的涌把船再托回去(不是直线,涌浪是弧线的)。也就是试验时,对方来力,我只要把对方的劲头稍微引进,挫其锋锐(即使其落空),在这个过程中会合住对方,反击回去。
有了引劲落空的正确感觉后,就会对牵动有新的认识。不少人都说太极拳最大的特点是以小搏大,四两拨千斤。但是很多人都没有亲身体会,只是人云亦云。正常情况下四两是拨不动千斤的,举个例子:一麻袋200斤的粮食放在地下,一般人别说用四两劲,就是使出吃奶的劲恐怕也不能拨动使其离开原位吧。其实,老拳谱上还有非常重要的两个字被很多人省略掉了,那就是“牵动”。对,应该这样完整地说“牵动四两拨千斤”,没有牵动这个前提,是拨不动千斤的。接着上边的例子,把这一麻袋粮食用绳子吊起来悬在空中,你会感觉用手去推不用大力就能推动了,当麻袋悠荡起来之后,接着会感觉用很小的劲(可理解为四两),甚至一个手指也能推着它继续悠动。这并不神秘,是麻袋与地面的摩擦力没有了,动能势能起来了的缘故。放在人体上也是这样,一个大活人很壮实站在地面,你就不好动他,只要他一用力向我进攻,双方接触上,这就又回到了船和水的关系上,马上引劲落空。这个引劲落空的过程其实就是牵动的过程。只要方法正确,对方就会像被水托载着的小船一样随波涌动起来,也像被吊起的麻袋,脚下失根,摩擦力减小,身体动能增大,我即可借力而为了。需注意的是这个牵动的时间、距离越短越好(我自己的感觉,太长对方发觉会做出调整以摆脱被动),对方脚下或身影形稍一晃动即刻被人所乘。高手也会在对方不主动使劲的情况下引诱对方上钩以便牵动,即“问“劲,给对方一个力量,对方肢体条件反射稍有顶抗(劲出尖),马上又是“水载舟“的状态,即刻牵动,置对方于被动。当然这需要长期的磨练,自身感觉很灵敏才行。
  • guest5363353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6/3/7 15:09:03
  • 来自:河南
  1. 7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包括试手试验,接手的瞬间心里是那样的静,如果不静就听不好劲,体内的调整就不容易到位,微妙的感受就不好体会。

回复  :我的看法是,本质上没有区别,核心是缠法规律,实际就是阴阳对立统一的规律。关键是谁真正掌握了,动作外型上看似有不小的区别,内行的人却不重点关注这些。主要是看腰档转对了没?劲沉下去了没?肢体是不是乱动,该松的松下来了没?缠法(不仅仅是肢体上的,与高手一接触就知道是劲路的缠法,劲缠到自己身上脚下失根,而不是关节负痛像擒拿那样缠)体现出来了没?这样一来,哪个老师掌握了,就跟哪个老师学习,而不是跟着架子的喜好走。

转动的时候,脚下有沾粘感觉没?就是像过去农村大锅上贴饼子,与地面粘的严丝合缝。

回复  :我的感觉,松沉到位了,脚下是沾粘感,身上手上都是虚的,也就是帖子里的说的,上下要分家,下沉(不是肢体的下沉,是内里劲路)和虚领都得出来。至于棚,最好找个伴试验体会下,也是劲落在脚下,中间是虚空的,对方被脚下反弹回来的劲路阻住,不得劲,使不上劲。但要注意,这时的劲是合在对方身上,而不是自己身上,如果感觉肩酸,或者感觉自己被对方的力堵住那就说明做的不正确。特别是接触点上,自己与对方相互接触,劲是在对方身还是在自己身上,这点非常重要。松沉到位了就感觉在对方身上,反之感觉在自己身上压着。

  • 河南羅爺
  • 发表于:2016/3/7 15:11:12
  • 来自:河南
  1. 8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哪有教陈式太极拳的?
guest5363353
guest5363353: 会展中心:教陈氏老架一路。体育中心:教陈氏新架。
2016-03-07 15:16:27 回复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 中国靓仔
  • 发表于:2022/5/13 12:46:25
  • 来自:河南
  1. 10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都是分支,我是混元太极
  • 杨洋
  • 发表于:2022/5/13 21:57:19
  • 来自:河南
  1. 11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看具体问呀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