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转载:我悟太极

  • guest5363353
楼主回复
  • 阅读:16520
  • 回复:14
  • 发表于:2016/3/7 14:54:22
  • 来自:河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显示全部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潢川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2006年秋天,我有幸接触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太极拳,匆匆一晃,九年光阴虚度。虽始终没割舍对太极的钟爱,但总觉得离太极之门还很远。常言道“太极十年不出门”,九年的时光多少还是在我身上留下了一些感悟,就算是对自己的一个小结吧,略加梳理,请拳友们批评指正。
一、练太极要有太极思维。
和很多拳友们一样,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带着对太极的无限崇尚,每天和身边的朋友们练基本功、练套路、练推手、拆招破术,很是用功。一般看来,这没有什么问题,就该这样下工夫,自己和身边朋友也是这样想的,认为只要这样练下去,肯定会把太极高深神奇的工夫练到自己身上的。可是,几年过后,尤其是近两年,在老师的精心指点下,我的练拳思路和方法都发生了颠覆式的改变,我自己最深刻的体会是:练太极拳一定要用太极的思维去练,否则就可能一辈子都无法踏入这个智慧的宝库。有的朋友会问:那你到底练什么呢?我的回答是:学规律、练规律。
陈、杨、吴、武、孙等多种的太极流派给广大的爱好者留下了自己选择的空间,即所谓的“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不同的太极流派是各自的先贤在修炼的过程中产生了新的不同的感悟所形成的,风格不一样,所擅长的技法不一样,对同一个问题的表述也不一样,好像差别很大。其实,这都是表面现象,就像你是学生、他是工人、我是农民,看起来大家身份差别很大,但其实都是 “人”,这个本质是不会改变的。太极也是一样,也就是说不论哪个流派,本质上都是一个东西,规律当然也只有一个而不是多个。如果认为不同的太极流派各有各的规律,我认为那还是没有开启太极思维。
既然太极规律只有一个,那到底是什么呢?俩字:“阴阳”。这可不是我的发明,众多先贤前辈早已著书立说,有了共识,并形成定论。那在这里还有讨论的必要吗?我从自己学习练习的过程中得出体会,很有必要,但绝不仅仅是说说而已,必须把这个规律贯彻到每一天的练拳中去,落实到每一个动作中去,体现在每一个动作的分解动作中去。其实,以上这啰里啰嗦的就是我想说的“太极思维”。
举个例子,两个人对面一搭手接触上(不管是什么形式,单臂、双臂、同侧、异侧都行),大家说这是哪一派哪一式呢?肯定不好分,但我们可以分的是,某一个人用的是太极或不是太极。怎么分辨呢?这就要需用前面所说的太极规律来分辨了。既然“阴阳”是规律,那阴阳又是什么呢?我自己的体悟是,阴阳绝不是虚无飘渺的理论,阴阳是体内真实存在的对立统一现象,换句话说是看似矛盾的两个方面在同一动作中或者说在同一瞬间的同时体现。这样一说,“阴阳”的含义就好像就可以细分为(当然是我自己目前阶段的不成熟的体会)虚实、动静、松沉、顺逆、开合、上下、里外等等平时比较好理解的种种具体现象。再接前面的例子,两个人搭上手,掌握规律的一方就会在这一瞬间保持身体的松弛,尤其是肩部的松开,接触点不能出现躲、抗(也即丢、顶),接触点是相对静止的状态(注意:是相对静止而不是绝对。是以某一瞬间双方接触点的皮肤相互为参照物,相对于地面当然是运动的),将对方的来力稍加引导,直沉脚底,这时身体中间是松空的(注意:有时劲会卡在在后腰或肚子的部位,应尽量克服),与此同时,从脚底反弹回来的劲路(注意不是蹬地,是松沉下去的结果)会传达到接触点上,反应到对方身上,对方会突然感觉到,没看人家用力,突然从对方体内传出来一股劲(不是手用力推出来的,是松弛的情况下传导过来的),由接触点渗入道路自己的脚上,再想用力前进,竟然使不上劲了(不是不想使劲,是感觉到不得劲)。其实,这就是常说的“棚”。在这个状态的基础上,掌握太极的一方随便怎么使招,对手只有被动的结果了。就这一接触,太极的规律就得体现出来,这里面包含了接触点上的相对的“静”与体内自身调整的“动”之间的矛盾统一,也即“阴阳”;体现了接劲的“下落”与虚领顶劲 “上升”之间体内“对拉拔长”的 “阴阳”;更体现了受力点的虚和脚下的实的对立统一,同样也能体现出“开合”“里外”的对立统一,篇幅原因不再细述。

  
  • 中国靓仔
  • 发表于:2022/5/13 12:46:25
  • 来自:河南
  1. 10楼
  2. 倒序看帖
  3. 显示全部
都是分支,我是混元太极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