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寺岗镇史寨介绍
    • 史寨村位于黄寺岗镇东南部,距镇政府西2.52千米,村委会驻地大张营。下辖占营子、史大营子、喻堰、大张营、姚大塘、季大营子、宋稻场、小张营、张寨、成台、杨营子、汪营、潘桥、胡营子、谢营子、张营子、史寨17个自然村。其管辖范围东至桃林镇,南至邓寨村,西 至黄岗社区,北至马大塘村。总面积为4.9平方千米,总户数为792户,总人口为2849人,民族均为汉族。其中贫困人口101人,低保人口53人,五保人口14人。残疾人口59人,中共党员56人,在职村干部5人。我村农业以种植水稻、小麦、油菜为主,经济来源以外出务工、种植农业为主。途经道路有上海-霍尔果斯公路。境内有312穿境而过,土壤为黄色粘土质。


  • 专题关注度:9367人次
改造前后对比
改造前后对比
改造前后对比
改造前后对比
改造前后对比
改造前后对比
改造前后对比
改造效果展示
改造效果展示
改造效果展示
改造效果展示
改造效果展示
改造效果展示
改造效果展示
改造效果展示
改造效果展示
改造效果展示
改造效果展示
改造效果展示
改造效果展示
改造效果展示
共有13 张图片 查看全部
村史简介
  • 史寨村村史介绍
  • 地名的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据相关记载,原有史姓地主在此居住,为防匪患,筑台建寨,故而得名。
           明、清至民国初期,该村辖区属东里的黄寺岗保;民国十三年(1924年)属东正区的黄寺岗保,民国十九年(1930年)属第三区;1946年属建春乡(驻雷胜);1950年属六区(驻桃林铺)杜楼乡;1954年属黄寺岗中心乡;1958年属桃林铺公社马大塘大队;1960年划归新建立的黄寺岗公社;1961年从马大塘大队南部分出部分小队,始建史寨大队;1983年6月撤社设乡,撤大队设村,成立史寨村民委员会,属黄寺岗乡;2000年3月撤乡设镇,2004年7月史寨大队改为黄寺岗镇史寨村民委员会至今。
农业生产
 1、农业种植。改革开放以前(80年代以前)农业生产属于集体生产集体所有,主要种植水稻、小麦、和油菜,经济作物以红麻为主。水稻、小麦种子退化,收成极低,春秋两季的收成只能勉强够吃,个别农户在一年青黄不接的时候要借粮食吃才能度过荒季;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掀起改革开放的浪潮,农村沐浴着党的政策春风,实行分田到户,农业逐步走向繁荣,这时的农业生产还是以水稻、小麦、油菜为主,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1987年左右政府提倡两段育秧种植杂交水稻,部分农民思想守旧,害怕失败,不敢轻易尝试,一个村民组只有个别农户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小面积种植,结果收成面产(1500平方米)超过3000斤,大大超出农民的预料,随后杂交水稻在农村大面积推广,农业收成大面积提高,随之农民的经济收入有很大的改善,不但解决了温饱问题,还出现了万元户,相当部分农户开始翻盖过去破旧的住房,每个村民组有一到两户盖上了尖顶砖瓦房。科学的发展,现代化的机器耕作代替了繁重的体力劳动,大批的劳动力解放出来,走向了自主创业之路,不少农民学习先进农业技术发展特色农业,有的种植莲藕,有的种植鸡头米,有的种植经济价值高杂交糯稻,有的种植大棚蔬菜。
       2、改革开放以前,生产劳动主要以手工为主,劳动率极为低下。收割水稻两个劳动力割一亩稻子(1500平方米)需要满满的半天功夫,捆好运回还要半天功夫,运回主要以肩挑为主,需要有力气的劳动力,这样要半天功夫才能运回,运回后夜里加班把稻子抖(撒)在稻场上用老牛碾压两遍,手工用铁叉翻两遍,最后收草、收稻、杨稻(在空中迎风去除稻谷中杂草),第二天晾晒,晾干后收起归仓,这样才算完成一亩稻子的收割任务。收割季节拉的战线长,耗时、耗能。个别农民开始寻求别的方法解决这种繁重的体力劳动,肩挑改成用老牛拉架子车的方法,肩挑一次只能挑一挑,老牛拉一趟可以运到10挑之多,老牛碾压稻谷改成从安徽阜阳、新蔡、息县、西华引进手扶拖拉机碾压稻谷,这样即节省了时间又减轻了体力劳动,大量的劳动力被解放出来,农民的收入有很大提高,“三转一响”进入寻常百姓家,人民的生活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1990年前后东方的收割机来到内地,解决了过去的割稻、捆稻、运稻、抖稻、碾压、手翻、起草、收谷、扬谷、繁琐的体力劳动,收割战线大大缩短,大量的劳动力解放出来,闲置的劳动力纷纷走出去,有的经商、有的务工,收入是“更上一层楼”,真正又温饱进入小康。
文化生活
六十年代以学习毛主席语录为主,进入七十年代有线广播进入农民家庭,早、中、晚听限时时事新闻广播,歌曲主要唱一些红色歌曲,《东方红》、《大海航行靠舵手》、《南泥湾》、《绣金匾》等,大人小孩都会哼上几句,当时每个村里一名“红六员”来回行走在每个小队,负责维修当时的电话下路,保证户户能按时听上广播;6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村里成立的文艺宣传队,轮流到每个生产队演出,丰富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宣传的内容多半是歌颂新中国的成立、毛主席的语录及毛主席丰功伟绩;那时在农村很难看到书,只有队长家里有《河南日报》、《红旗》杂志、《毛泽东选集》;随着时间的推移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前期,部分说唱大鼓书的艺人在农闲季节,特别是夏天的夜晚在队与队之间说唱,报酬是生产队每晚给十斤八斤大米或麦子,大人小孩围坐一圈听得津津有味。分田到户以后,潢川县成立文化馆,把乡间说唱大鼓书的艺人组织在一起,轮流到各个公社的大队说唱大鼓书,当时说唱的是《平原枪声》为代表作,当时潢川县文化馆说唱大鼓书最有名是我们大队小张营生产队的黄树仁。随后黄岗公社也成立了电影放映队,来回在各个大队放映一些抗日战争战斗片,农民耳濡目染深知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由于农村的经济条件的改善,部分个体电影放映队也迅速发展壮大,农民家有喜事也请放映队放映表示庆贺;1980年农村实行集资办电,户户用上长明电,告别了照明用油灯的历史,解决照明的问题,于此同时黑白电视机基本户户普及,九十年代彩色电视机也进入部分农民家庭,随之普及,到现在无线网络、户户通、有线电视、手机、电脑进入寻常百姓家,农民的文化得到极大的满足,精神面貌有极大的改观。80年代初期季大营老席家三门唢呐家庭兴隆起来,年轻后生各自成立自己唢呐团队,发展到现在声、光、电、乐器齐全的演艺公司。红白喜事即赚取收入,又为红白喜事增加了氛围。
教育发展
解放前我们和现在马大塘大队和在一起的学校教育是私塾学校,学校地点在现在的马大塘余大营生产队,教师以史寨大队小张营生产队杜守礼(先生)教师为主,是桃林、黄岗有名的私塾先生;解放以后杜守礼老师就回到史寨大队白天教耕读小学,夜晚帮助大队上扫盲夜校,70年代上学的人数不断增加,当时下乡移民全科教师付祖武,被打成右派的教师高启新、郝桂莲夫妇一并请来教书,付祖武吹拉弹唱样样精通,高启新是高中语文教师,讲课生动形象,都很受学生欢迎,那时学校是五年制,学校在小张营生产队的稻场和民用住宅,在校学生有110人。1975年学校迁至老村部(成台生产队),全村所有生产队出人力用土坯砌墙,每个生产队按人头兑檩条、竹竿、稻草建成的学校,高中毕业返乡的青年成国师、耿朝华、董进才、戚金山陈国明、余启金陆续加入教师队伍,师资力量进一步壮大,校长张庆荣负责学校工作,教学质量也有很大的提高。1978年全省掀起集资办学的热潮,当时任史寨村党支部书记张海泉同志号召全村所有农民集资,亲自坐镇指挥,校址由成台生产队迁至现在的村部(张大营村民组)的东边,一次性盖起砖瓦结构的5个教室,1个办公室,12间教师住室,有五个教学班,在校学生有230人,原来部分教师离开学校,耿朝华到村里当会计,董进才恢复高考后去郑州大学读书,又增加了民办教师杜承付、苏卫兵、张德芳、刘春玉、时志田五人,当时的“普五”教育入学率达到95%,毕业率达到97%,参加在全乡乃至全县都稳居前列。1978年主持学校工作的是公办教师郑录先同志。1979年至1980年主持学校工作是的公办教师刘金章同志,同年秋季由调往教育辅导站当教育会计;1980年普及初中教育,当时教师不够,村里实行招考的办法择优录取,前提条件是高中毕业,当时1978、1979、1980三届毕业35人参加考试,录用前三名,分别是杜承斌、王清平、李建生三位同志,镇里又调来两位公办教师刘运江、陈志明两位同志任初中课教师,主持学校工作的是公办教师夏劲华女校长。1984年个村级初中并入连片初中,夏劲华同志调往黄岗中学任教,成国师从官渡中学调回任学校校长,当时1982教师队伍国家进行整顿,部分教师教册教法考试不及格,被清退,师资紧张,1985年又招录宋学成、喻志莲两名教师,教师队伍得到极大的充实,不论是教育教学管理还是教育教学质量在全乡都是首屈一指,达到鼎盛时期;1988年成国师校长调往黄岗中学任学校会计,邢明安同志调来任校长,当时正赶上“普九”基本教育验收,村里学校倾其所有完善办学条件,新盖了四个教学班的教学楼,购置配套的实验器材、图书,抽调精明教师完善相关表册,毛入学率达到99.7%,升学率达到100%,达到国家普九验收的标准,得到了上级领导肯定;1999年秋季邢明安校长调往肖坎学校任校长,申金宇同志调来任学校校长,6个教学班,一个学前班,在校学生212人,专任14人,校长1人。2001年申金宇校长调往黄岗中心小学任校长,教育管理站工作人员杨永德同志零时调来主持工作,2002秋季杨永德调往成人学校工作,桂玉斌同志任学校校长,当时由于人们追求优质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居住靠近312国道的交通便利,离首集黄岗中心小学较近,学生陆续转往中心小学,生源越来越少,于2011年彻底并入黄岗中心小学。
医疗卫生
 六十年代我们和现在马大塘是一个村,当时远近闻名的乡村郎中是周作新先生,是一个医术高明中医,诊断方法是望闻听切,常年行走在这两个大队周围,不管是刮分下雨,白天夜里,还是数九隆冬随请随到,有钱没钱都给治疗,真正的体现治病救人,医者仁心;他为了人们都及时就医,把他邻居史在
收为徒弟,70年代后期史在华从黄岗公社抗大医校毕业,充实到大队医疗室,陆续有苏德发、王清荣、苏长术充实到大队医疗室,行走在田间和农户,为群众解除病痛,当时称他们为“赤脚医生”;80年代改革开放,大队医疗室解散,个体单干,各自独自经营。90年代后期实行新合疗,村级建起功能齐全卫生室,犯病救治的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全村人99%的人参加了医保。
党政建设
解放初期,即1953年——1960年董国禄任大队党支部书记,当时为现在的马大塘村和现在史寨村。村部在马大塘村余大营生产队;当时党员:吕新才、李建章、桂金堂、戚文礼、林义田、史栋勤、王天付、罗志才、罗志福等
1961年——1970年桂金堂任史寨大队党支部书记,李建章任史寨大队大队长。
1971年——1977年余会炳任史寨大队党支部书记,张海泉任大队副书记。
1977年——1991年张海泉任史寨村党部书记,杨万付同志任大队副支部书记兼村主任。
1992年——1999年杨万付任史寨村党支部书记,刘宗江人村民委员主任。
1999年——2000年耿朝华任同志史寨村党支部书记,张传付同志任村民委员会主任。
2000年至今张传付同志任党支部书记兼村民委员会主任。
经济发展
辖区总面积4.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454.81亩,水产养殖面积984.7亩,林地面积52亩,主导产业有农业、养殖业、林业、加工业、劳务输出。农业种植以水稻、小麦、为主,兼以种植油菜、花生、芝麻、豆类、棉花、蔬菜、紫云英等。养殖业以生猪、麻鸭、水产鱼类、小龙虾为主。境内有小型养猪场6个,年出栏生猪1326头,华英鸭养殖基地2个,年出售成品鸭35000只,养殖面积800亩,年产鱼虾13000斤。史寨行政村为劳务输出大村,主要有建筑团队,木工团队,钢筋团队,年均劳务输出1000余人,创汇6000余万元。
脱贫攻坚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彻底解决贫困人口的“两不愁”,“三保障”,进而实现“两个一百年”和伟大的“中国梦”是改革开放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史寨村高度重视辖区的脱贫攻坚工作,始终把脱贫攻坚工作当作重大政治任务和头等民生工程来抓。自2015年以来,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41户,101人。按贫困类型分为一般贫困户、低保贫困户、五保贫困户。其中一般贫困户23户72人,低保贫困户5户15人,五保贫困户13户14人。
截至2018年12月,史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41户101人,未脱贫4户6人,贫困发生率为0.59%.
人居环境
1、卫生。多年以来,辖区人居环境存在突出问题,秸秆随意焚烧、水面杂物漂浮、畜禽养殖场污水随意排放及畜禽粪便堆放杂乱、居民日常生活垃圾乱堆乱放、村、街道两旁脏乱无序、加之产业结构多元化、人口长期外流家中房屋废旧坍塌,人居环境包袱沉重,严重影响文明乡村建设。在上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下,从2016年开始,史寨村成立环境卫生专业队,依托朗洁公司聘用专职保洁员5人、招聘公益岗位4人、灵活就业岗位10人、设置垃圾收集桶50个、垃圾清运车1台,全天后、逐村庄、常规化、到农户开展环境卫生治理和秸秆禁烧监管。目前,村内道路、居民房前屋后以及水塘、沟渠全部实现了卫生清洁,居民环保意识和满意度普遍得到提升。
       2、交通。自2000年以来,在国家实行村村通大形势的影响下,部分成功人士的捐资、引资、扶贫项目资金的落地,形成辖区内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辖区南端西起桥梁唐营组的15支渠以渠带路的硬化水泥路贯穿东西,一直延伸至桃林黄大楼村部和张集公路相通;黄岗首集通往史寨季大营村民组水泥路和15支渠水泥相衔接;从季大营的水泥路向北直通村部和“312”国道联通;辖区的北部从与桃林接壤“312”国道旁史大营开始经过小张营、成台、张大营、姚大塘、占营的水泥路,又和“312”国道接连;小张营村民组、史寨村民组生产路等。几年来的水泥路大袋21公里之多,极大的方便了村民的出行和生产,人居环境得到改善,乡村振兴得到发展。
基础设施
1、兴修水利。境内西南角最高处有汪桥水库,灌溉条件极为便利,至东南角一条土堰蜿蜒纵观辖区境内,向东北方向流去,注入春河,另加南有贯穿东西流向桃林的15支渠,北有贯穿东西流向桃林的17支渠,境内还有成台水库、张大营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已达标,全村万方池塘7口,中小型145口,机井24眼,塘梗硬化率8%,年蓄水量130万立方米。一条土堰、两条支渠,两座水库、大中小型池塘为村民组提供了丰足的水资源,农业丰收的到极大的保障。
2、文化广场。为活跃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村部新建一座面积1000平方千米的文化广场,配套音响一套,体育锻炼器材一套,太阳能路灯30个。
3、文化书屋。村部设有农村书屋一个,藏有图书4千余册。村级大喇叭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