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难忘的灌湖沿

  • 《花乡》文艺杂志
楼主回复
  • 阅读:4437
  • 回复:8
  • 发表于:2017/1/24 15:34:15
  • 来自:河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潢川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难忘的灌湖沿

余德明

  灌湖是潢川县城的一个内湖,因在南城之南,古时称南湖,也叫官湖。灌湖沿是我土生土长的地方。以湖为伴,我在这里度过了快乐烂漫的少儿时代。那些美好的记忆很多年之后还常常在眼前出现,挥之不去。

  灌湖留给我的印象很美,而且永远都定格在小时候看见的那个样子。湖虽然置身于居民比较集中的区域,但丝毫不影响其舒展大气。整个湖面呈花瓶状,东宽西窄,长约数百米。放眼望去,碧波荡漾,光波点点;湖边树繁叶茂,郁郁葱葱;一片片鸟群尽情飞舞,时起时落;对岸美景倒映湖中,随风晃动,影影绰绰……一派生机昂然的景象。更引人注目的是有许多名胜古迹环绕湖边。其中有南海观音寺、天主教堂、清真寺、尼姑庵、三义观、铁旗杆和私塾学馆等,还有弋阳书院、万寿宫和花庙旧址。这些具有民族宗教和文化特色的建筑群风格各异,色彩多样。有的若隐若现在湖边的树林里;有的紧依湖畔,在水的衬托下像一幅幅韵味浓郁的图画。在靠西半部的湖中有一长堤,往北是一条古街,古街有一个令人神往的名字,叫“南国西天”;朝南直通南海观音寺。堤中有隆起的一孔桥,两旁垂柳密集,林间燕语莺声,很有西湖苏堤的味道。“长堤弱缕媚春辉,影蘸清波舞力微。浅淡才堪烘翠黛,轻盈已足护金衣。”描述的正是这里的春色。在此徜徉,可以观赏荷花,也能看渔翁撒网,别有一番情趣。

  当年我家住在湖东一处普通的民房里,离湖只有十余米之遥,开门见湖,自然风光即在眼前。八岁时,父亲将我领到附近一家私塾去读书,先生是位念佛诵经之人,属私家佛堂,教书无规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半年之后,父亲又领我去公办的南海小学(现一小)报了名,从此,我每天便踏着水边拐弯抹角的小路,从湖东到湖西,绕着大湖转半圈去上学。我的母校是弋阳书院(光州州学1760-1908 年)的旧址,位于湖的北岸,傍水而立,校门校舍全是老式建筑,当年的正厅、内厅、讲堂、厢房等古朴典雅,清代学府,意境悠悠。我上一年级的教室是在一个高台子上,一排几个教室全是老屋,青砖墙体特别厚实,叠梁立柱黑里透红,木地板因年代久远出现许多缝隙,下面是很深的空层。我们在打扫卫生的时候经常偷懒,将垃圾顺势朝裂缝扫下去,省得往外倒。校园里每天都洋溢着孩子们稚嫩的朗朗读书声和欢歌笑语,让这个庄重且具有沧桑感的地方焕发出勃勃生机,充满朝气。那时候,学校里最让同学们向往的东西是一座高高的木滑板,有空就跑过去玩耍,还有那棵老槐树上悬挂的一截铁轨,是每天都敲响数遍的校钟,是我们最关注的物件。

  夏天是最让人留恋的季节。这时湖边植物稠密,野花遍地,树木成荫。湖中长满荷叶,碧绿一片,逢刮风时,沙沙声响传出很远。当荷花绽放时,整个湖面更是鲜艳夺目,花香四溢,沁人心脾。“千尘不动碧湖边,百亩芙蕖竟斗妍。荇带漫牵波上翠,锦鳞忽破镜中天。莲歌声起鸳鸯浦,荷气相浸玳瑁筵。 我欲花间吟郜月,渔舟一棹卧苍烟。”此诗是乾隆九年(公元 1744 年)在潢川时任光州知州的高鉴作《南湖八景》之其中一景。尽情地赞美了当时灌湖的景色。也由此可见从高鉴赋诗的时代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二百多年的漫长岁月中,这里的生态环境基本没什么变化。在最炎热的时候,太阳把大地烤的发烫,湖边蝉声一片,震耳欲聋。我和玩伴儿们常在这时跳到水里玩水嬉闹,往往还摘几片荷叶,做成帽子和披肩,将自个打扮得滑稽可笑。湖边的蜻蜓很多,颜色不同,大小不一。我们经常捡大的抓,有一种我们管它叫雷蜻蜓的,深绿色,身长体壮,当它停在草杆上歇息时悄悄靠近,伸出两指搞突然袭击捏住其尾巴,蜻蜓这时猛地卷曲回头咬你一口,痛地嗷嗷直叫还舍不得撒手。然后我们掐一截狗尾巴草插在它的尾巴上放飞,看见蜻蜓负重艰难飞行的样子,逗得大家特别开心。总之,我在整个暑期里玩的花样五花八门,掏鸟窝、捉蟋蟀、钓鱼摸虾抓螃蟹等无所不为,常常一身灰一身泥回到家里,受到妈妈一阵责怪,还伸出舌头做鬼脸。酷暑的夜晚,湖沿子的居民们在家里待不住了,纷纷到湖边纳凉,到子夜凉快一点才三三两两回屋里,还有少数人露宿到天亮。每天晚饭后,妈妈老早就把睡觉的东西搬到外边去,支好铺。待洗罢澡,我和弟弟妹妹躺下,辛苦一天的妈妈这时才歇下来,摇着芭蕉扇和邻居们聊天,不时地给孩子们扇几下驱散蚊子。就这样,我望着夜空的繁星和在眼前飞来飞去的萤火虫,听着夜虫的鸣叫,慢慢地进入梦乡。

  时光如流水,转眼搬离湖沿五十多年了。当我再次来到灌湖时,这里巨大的变化差点让我认不出来,满目的房屋建筑,一片的现代气象,填湖建房已经占去了大半个湖面,剩余的一点也是湖浅水肥,水草丛生,没有了当年的生机。许多我熟悉的东西也随着岁月而消失了,湖心的长堤短了许多,重建后的南海观音寺也不像当年那样威严壮观。我伫立良久,望着这个曾让我眷恋一生的地方,心底不由得涌出缕缕的怜爱和惋惜。

(作者单位:潢川县电业局)

投稿邮箱:hchuaxiang@163.com
  
  • 舍我其谁
  • 发表于:2017/1/24 16:33:39
  • 来自:河南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老兄文笔一错
  
  • 魔剑
  • 发表于:2017/1/24 17:07:04
  • 来自:河南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文笔不错,但这个湖已经成为死湖、嗅湖!
自由自在
  
  • wushen
  • 发表于:2017/1/24 17:56:51
  • 来自:河南
  1. 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这个湖可惜了,被人为填的太多了
  
  • 平凡的幸福
  • 发表于:2017/1/24 19:15:48
  • 来自:河南
  1. 4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我的妈妈可能和楼主是同龄人,因为她讲过,当时在一小上学时,还有天桥,老房子,上学时东西经常掉到地板缝下的地方,够不到了
方向不对,努力白费
  • 路人
  • 发表于:2017/1/24 21:59:16
  • 来自:河南
  1. 5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一小,我的母校
  • 路人
  • 发表于:2017/1/24 21:59:16
  • 来自:河南
  1. 6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一小,我的母校
  • 光州居民
  • 发表于:2017/1/25 15:41:01
  • 来自:河南
  1. 7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我也住过。小南头街拆迁时搬走的。湖的印象就是臭水。
  • wushen
  • 发表于:2017/1/25 15:54:04
  • 来自:河南
  1. 8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期望县zf能解决南海湖水问题,给潢川人民一个休闲的好去处!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