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为健康转发!超实用糖尿病患者饮食指南

  • sid55184812
楼主回复
机构、单位认证机构、单位认证
  • 阅读:130
  • 回复:0
  • 发表于:2019/8/10 18:16:12
  • 来自:河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潢川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患上糖尿病,节食可以降糖?只吃粗粮,不吃细粮?水果含糖量高,不能吃......

专家介绍:吴群励
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青年科技创新专家委 员会委 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青年委 员及北京中西医结合糖尿病专业委 员会秘书。擅长 : 治疗糖尿病、内科杂病、肿瘤辅助治疗及妇儿疾病。

误区一、节食可降糖
很多糖友认为糖尿病是吃出来的,血糖高是因为吃得多,少吃点儿血糖自然就下来了,因此就采用“饥饿疗法”来降糖。
其实,科学的饮食疗法应该是在保持膳食平衡的基础上,因人而异、适当地限制饮食的总热量。即根据病友的年龄、胖瘦、劳动强度等具体情况,在不影响正常生长发育和日常工作与生活的前提下,适当地控制进食量,并注意食物多样化,而不是一味地忍饥挨饿。
少吃饭不仅容易导致低血糖及饥饿性酮症,还会发生低血糖后反跳性高血糖(即“苏木杰现象”),使血糖出现大幅波动,这反而不利于血糖的控制。
不仅如此,由于热量摄入不足,还会造成体内脂肪和蛋白质的过度分解,导致身体消瘦、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另外,饥饿时脂肪与蛋白质分解产生的大量代谢产物需要肝脏的分解和肾脏的排泄,久而久之,可引起肝肾功能的损害。

误区二、只吃粗粮,不吃细粮
有些病友听说粗粮里面有较多的膳食纤维,对身体健康非常有好处,有降糖、降脂、通大便的功效,而且粗粮营养全面,于是就顿顿粗粮,不吃细粮。
作为四大主食的面粉、大米、小米和玉米,它们的含糖量非常接近。但小米和玉米富含膳食纤维,膳食纤维能减缓机体对葡萄糖的吸收,因此,摄入等量的粗粮和细粮,餐后转化成血糖的程度是有差异的,这就是所谓的“血糖生成指数”不同造成的。此外,粗加工的面粉,其血糖生成指数也较低。基于此,血糖居高不下的病友,用粗粮代替细粮是可取的。
但从另一方面讲,无论是选择粗粮还是细粮,并没有实质上的区别。粗粮也是粮,含有的碳水化合物与细粮没有明显差别,如果不加限制,同样会导致总热量的摄入超标,影响血糖控制。
粗粮中的膳食纤维确实具有辅助降糖、降脂、通便等功效,但是如果只吃粗粮,就有可能增加胃肠道的负担,还会影响蛋白质和一些微量营养素的吸收,长此下去会造成营养不良,对身体健康不利。年老体弱、消化功能不好的人,吃细粮反而对身体有益。对于这类人,吃粗粮吸收不了,还会使胃不舒服,并可能因消化不良、缺乏能量而影响身体健康。所以,无论吃什么,都应该适度、平衡,选择主食也要做到粗细搭配。在总热量范围内计算好主食量,粗粮可占到主食总量的1/3左右。可以在某一顿饭按照这个比例吃,也可以三顿饭中一顿粗粮一顿细粮交替着吃。

误区三、用上药了就可以随便吃
不少病友认为,降糖药或者胰岛素的作用就是降血糖,吃药或打胰岛素可以对抗食物引起的血糖升高。因此,用了药就可以随心所欲,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不用再费神去严格控制饮食了。
这种认识和做法是不对的,因为糖尿病的治疗是综合性的,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五架马车”,而饮食控制是所有治疗的基础。因此,为了更好地控制血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控制并发症的发展,任何治疗条件下都不能放松对饮食的控制。
大多数糖尿病都是“吃出来的”,而饮食治疗应当贯穿于糖尿病治疗的始终,而且饮食治疗是药物治疗的前提和基础,随意乱吃、不加限制,会直接影响血糖控制效果。就拿胰岛素来说吧,有些病友认为它是治疗糖尿病的“王牌军”,有了它就“天下太平”了,因而打上胰岛素就不再控制饮食。
事实上,胰岛素的剂量调整必须在饮食控制的基础上进行。饮食不控制,一是会造成血糖波动,很难确定胰岛素治疗的最佳剂量;二是会造成血糖居高不下,胰岛素的使用量也会相应增加,而随着胰岛素用量的逐渐增加,病人体重也将不断增加,而肥胖又恰恰是病人产生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原因,结果最终给治疗带来困难。
因此,放弃饮食控制而仅仅依靠药物降糖是不可取的。只有在科学的饮食治疗基础上辅以药物治疗,才能更有效、更安全地降低血糖。

误区四、“降糖食物”多吃没事
不少病友热衷于“降糖食物”,觉得“降糖食物”能降糖,多吃点儿肯定没事,还能减少药物的用量,真是一举两得。
目前市场上,“降糖饼干”“降糖面条”“降糖月饼”到处可见。作为食品,本身不可能也不应该有降糖作用。这里的所谓“降糖”,只不过是一种商业概念,广大病友千万不要被其误导。
这些食品只不过是不含蔗糖或含较多植物纤维及果胶的食品。这些食品提供的热量较低,且可减慢胃的排空速度,使病人餐后血糖无明显升高,但这并不代表它们能大量食用,大量食用同样可以影响血糖水平。有些病友为了“降糖”,就一个劲地吃这些食品,结果只能是血糖失控。
还有一种情况是在食品中违法添加了降糖药,曾有报道称有不法厂家在奶粉中添加降糖灵。食用这些掺有降糖药物的食品隐患极大,不但干扰了正常的药物治疗,还会带来不必要的副作用。
再有一种流行的饮食误区是说洋葱、南瓜、黄瓜、苦瓜等能降糖。很多病友认为,经常食用这些降糖食物,不仅可以节省买药的费用,还可以避免长期服药有可能引起的副作用。
但是,这些降糖食物真的那么有效吗?首先,这些降糖食物是否有刺激胰岛素合成和分泌的作用,目前尚未经过循证医学的验证,具体的功效尚无法准确衡量。其次,即使它们有刺激胰岛素分泌的作用,食用这些降糖食物时也需要谨慎,以免过量进食导致低血糖。最后,这些蔬果即使含糖量比较低,也不宜多吃,过多食用后,不仅不能降糖,反而有可能导致血糖升高。
在这里郑重提醒广大糖友:降糖食物不能多吃,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应当根据每天需要摄入的总热量,合理分配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入量,即使是降糖食物,也应同每天的饮食相结合,合理摄入。

误区五、花生、瓜子多吃有好处
有些糖尿病病友经常花生、瓜子不离口,问起他们为什么,他们说这样可以减轻饥饿感,而且这些东西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对身体有好处。
花生、瓜子、核桃、杏仁、松子、开心果等坚果,其果仁脆香爽口,很受欢迎。坚果富含抗氧化物,研究证实,每周吃5次坚果,就能使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显著降低。对于糖尿病病友来说,适量吃一些坚果也是有一定益处的。
但坚果毕竟属于高脂肪、高热量食物,100克坚果(如腰果、杏仁等)所产生的热量相当于200克主食,30粒花生米(约12克)所含的热量相当于1汤匙植物油(10克)或者25克米、面。因此,坚果、种子类的零食不能随便吃。
要想保持血糖稳定,糖尿病病友对坚果类食品应当适量摄入,不宜多吃。同时,要把坚果的热量从平时的饮食中扣除。

误区六、水果含糖高,坚决不吃
有些患者认为水果是甜的,吃了会造成血糖升高,因此坚决不吃水果。
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水果色香味俱全,口感好,还能补充多种维生素、果胶和矿物质,是人们非常喜爱的食品之一。但是由于它含糖,所以很多病友想吃而不敢吃,甚至“谈水果而色变”,拒之于千里之外。其实,这大可不必。
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以及碳水化合物等多种营养素,直接放弃这一大类食物,从营养的角度来说实在可惜。水果中的碳水化合物以果糖为主,果糖的代谢是不依赖胰岛素的,而且水果所含的膳食纤维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延缓糖的吸收。因此,对于糖友来说,水果是可以吃的,只是不宜多吃而已。
只要血糖控制良好而且稳定,在合适的时间吃适量的水果是完全可以的。血糖控制不理想时,可以将西红柿、黄瓜等蔬菜当水果吃,等病情平稳后再作选择。

误区七、得了糖尿病,身体要补一补
有些病友患病后比以往瘦了不少,还经常觉得浑身没劲,因此就认为自己是“体虚”了,要补一补,于是就开始吃冬虫夏草、人参、灵芝等补品,可是越吃越不舒服。
中医的食疗是有讲究的,同看病下药一样,要因人而异。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就是得了一样的病,表现也不尽相同,可以是虚证,也可以是实证,可以是热证,也可能是寒证。同样,食品和药物也有各自的寒、热、温、凉属性。就拿糖尿病来说吧,中医认为它的根本病机是阴虚燥热,通常要吃些清补的食品,如山药、鸭子等,而冬虫夏草、人参、灵芝等是温热性质的补气补阳药,吃多了必然会引起体内的阴液更加不足而导致病情加重。

所以,正确的进补方法是在选用补品前,先搞清楚自己是“虚”还是“实”,是“热”还是“寒”,然后再结合当前的病情,如有无并发症或合并症等,进行“辨证施膳”。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