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过年,潢川民俗文化漫谈——秦英凯

  • 《花乡》文艺杂志
楼主回复
  • 阅读:4688
  • 回复:7
  • 发表于:2015/3/4 11:49:25
  • 来自:河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潢川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潢川有着“楚头豫尾”的美誉,同时,在古书“九州”记载的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之中属于扬州的管辖范围,因此其文化中的“过年”民俗很能代表中原地区、淮海地区以至于江汉地区的主流传统。

    一般人误以为,“过年”就是除夕,或者就是春节—— —俗称“年初一”,显然忽略了“过”字的内涵。其实,“过年”是一个过程,小而言之指的是从年三十儿到年初一子时以后“迎新”的鞭炮响过以后,大而言之指的是从进入腊月起直到出了正月的“二月二”龙抬头的漫漫六十天的时间。它与中国古代的农耕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进入“过年” 阶段的第一个节日是“腊八节”。为什么又说腊八是过年的开始呢?原因在于古代“备年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所谓“干货”,另一个就是所谓“鲜货”。那干货包括腊肉咸鱼,飞鸟走兽,薪柴木炭;鲜货包括活鸡生猪鲜馍馍,反正前者要比较提前准备,越多越好,越显示富裕;后者当然要接近春节,图个新鲜。腊八开始忙过年,也有民谣:

    老婆老婆你别烦,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瞧瞧,那粥绝不是只喝一天的。可不是为了节俭!

  至于腊八的“标志”食品,除了腊八粥,其他还有腊八豆腐,腊八蒜,腊八面等。为什么要吃这些东西呢,说法各异。但仍然要归结到“生活”二字上。即:腊八粥同样是“方便食品”。古人物资比较匮乏,养成了节俭的生活习惯。试想,在家里准备年货,那劳动强度不能算大,因此也舍不得“奢侈”一些,吃一点“高浓度"的食物。五十年代还倡导过人民吃饭的办法,名言就是“忙时吃干,闲时吃稀,不忙不闲时半干半稀。”足以见得腊八吃粥的道理。

  当然,古人特别肯动脑筋,即使是稀饭也要喝出“名堂”,于是把红枣加进去,再加上红豆绿豆芸豆豌豆,栗子莲子核桃花生,大米小米***高粱米, 甚至还有荔枝桂圆杏仁葡萄干,反正是暖和和,甜丝丝,营养丰富,非常符合现代养生之道与节俭,有民谣为证:

  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
  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食粥不但省钱,而且长寿,这主意怕是只有“国医养生”才能办到。

  既然此时“秋收”冬藏”也以完毕,显得“富有”,那么就在此时娶媳妇,也好装饰门面,于是就有民谣道:
  
  “腊月腊八日子好,多少姑娘改大嫂。”

  不过,从平时不好娶亲看,古时候总体是物资比较贫乏的。否则,断然不至于等到年末岁尾才办那大喜的事情。

  腊月二十三就是俗称的“小年”或者“灶节”了。小年在除夕之前七天,大概也是巧合。莫非中国人也是用“一周”时间来准备过自己最浓重春节吗?歌谣这样唱:
  
  腊月二十三,
  灶王爷爷要上天。
  嘴里吃了糖饧板,
  玉帝面前免开言。
  回到俺家过大年,
  有米有面有衣穿。

  过小年的民俗各地差不多, 基本上是用纸扎成灶王爷爷, 有鼻子有眼的,而且特别要把灶王的嘴上“喂”一些糖饧板,把他的嘴糊上,为的是所谓“下界言好事,上天免开
口”。然后点火烧掉。这样灶王就升天了。从歌谣看,大概到过年的时候才回来。这个仪式很短,或许是灶王一离开,人们就该做过年的准备吧。

  过小年的标志性食品当数“豆皮儿春卷”。一般是用豆精皮包素馅油炸。而那馅则特别有名堂,往往是豆腐,豆芽,粉条,再加上荠菜,特意用来体现“小康生活加艰苦奋斗” 的生活水平,生活观念。试想,虽然是素食,那豆精皮和油炸绝非等闲之物,贫穷之家不会如此“奢侈”。而那馅子中的荠菜是典型的“野菜”,用来表达“艰苦朴素”的生活方式。由于穷人要这样做,那是希望来年达到“小康水平”,富人这样做,则是表现不铺张浪费。因此,“小康生活”对于古人来说, 既是一种追求,又是一条底线,否则人们为什么不用更加“寒碜”的方法博得玉帝的照顾呢?

  小年之后,经过几天紧张热闹的筹备,“除夕”来到了。除夕,多数时候在腊月三十,如果腊月小,例如 2012 年, 2022 年就是年二十九除夕了。

  民谣道: 吃了腊八饭, 就把年来办。

  这里可以看出, 过年是从腊八开始准备的。为什么说过年是一个过程呢?还有民谣为证—— —
  
  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 二十六,杀条猪;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蒸枣花,二十九,酿好酒;年三十儿,捏造鼻儿(饺子);大初一儿,撅着屁股乱作揖儿。

  这首民谣,从小年一直唱到初一,充满了自然经济的古朴和俚俗之气息,体现了什么才是“过年”。严格地说,腊月三十(有的年份是二十九)叫做“除夕”,正月初一叫做“春
节”或者“元旦”(古代确实这么叫),而两天之间辞旧迎新的过程才真正叫做“过年”。除夕,当然就是告别一年中的最后一天、最后一晚的意思了。

  如果说八月十五是丰收的节日,因为还要秋种而顾不上尽情享受的话,那么,大雪封门正是山吃海喝的日子,每家每户准备的年货足够吃上一个月,直到“二月二,龙抬头”,那“年”才算是过完。为了储存年货,南北气候不同,于是做法大不相同。比如,那么多的猪肉(家家杀猪呢)一时吃不完,北方天寒,于是撒点盐罨,风干晒干都行,就是“腊肉”;而南方温暖,荫着风干或者太阳地里晒干,恐怕等不到干燥就腐臭了,于是用烟熏,就是“熏肉”。

  经过一年的辛劳,取得了丰富的物资成果,天寒地冻,大雪纷飞,出不得门的时候,尽情享受一番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而“过年”时的仪式,除了大家周知的贴春联,放鞭炮,吃年饭之外,我觉得“上贡”最有民族民俗特色。每家每户吃年饭的时候—— —严格的说应该是 “之前”—— —先给祖先上贡。直到七十年代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最为疯狂、农民生活相当贫困的时候,好不容易几年才杀一头猪(那时, 养猪也属于“坏事情”,杀猪更是罪过),那猪头还是舍不得吃,非要留下贡先人。中国人重感情,重亲情,“每逢佳节倍思亲”啊!即便是累一年了,该歇息享用的时候,也不会忘记与先人“同享”的。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春节—— —也就是潢川民俗说的大年初一,拜年开始了。记得小时候有两句童谣,一句是“拜年拜年,两眼望钱”,另一句是“拜寿拜寿,两眼望肉”,贫
穷时代的小孩子要求不高,两毛钱、两块肉就打发了。

  亲戚自家多了,拜年需要安排一定的顺序。一般情况下, 初一给爷爷奶奶拜年,初二给外公外婆拜年,初三以后才给七大姑八大姨拜年。至亲往往在正月十五之内,远亲也不能出了正月,一定要赶在上午,否则就是“失礼”。

  有时候,一个上午要赶许多家拜年,而民俗要求既然来客拜年就一定要款待,叫做“动筷子”,于是大海碗里装着热腾腾的“五篷楼”端上来了,最底下是红烧肉,接着是油炸糍粑,再接着是饺子,是汤圆儿,最上边的是贡面,厚道得要命。如果是拜年的“新手”,不懂得“作假”,肯定要撑的丢面子了。

  在传统的中国民俗节日中,给全世界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春节之外,大概要数元宵节了。元宵节在正月十五,又称作 “灯节”,“上元节”。不过,总有一点纳闷,大名鼎鼎的
元宵节,民俗那么红火,却没有什么民谣,反复搜索,终于找到两个。虽然不多,但是值得玩味,和朋友们共享。
  
  一个是:“正月半, 龙灯看。”

  另一个是:“吃了汤圆好团圆。”

  为什么元宵节民谣不多?这值得思考:由于经历了“过年”的山吃海喝,饥饿的肚子早已灌满了油水,不再眼馋那鸡肉蛋了。试想“解决了肚皮”问题后人们最渴望的是什么?是娱乐!是精神生活!于是就有了普天下一起休闲的元宵节。那狂欢的劲头,连编唱的兴趣都没有了!元宵节不注重吃,这一点有“汤圆”(就是“元宵”)为证。几乎每一个民俗节日都有标志性食品,都不外是“油炸荤腥” ,惟独这元宵节的汤圆—— —只有温馨,没有荤腥,究其原因,就是大家刚刚 “富
裕”过,不再把吃什么当作“首要问题”,取而带之是娱乐问题。

  正月十五之所以能够给全世界留下深刻印象, 不客气地说, 就是因为那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的民俗, 很有一些西方 “狂欢节“的味道。白天里,舞龙舞狮,旱船秧歌,还有高
跷太平鼓。天黑以后,燃烟花,点灯笼,猜灯谜,“走百病”(在墙角,沟坎,桥下点燃“微型灯笼 或“者蜡烛),可谓天上地下, 明处暗里,一概是亮堂堂,喜洋洋。这场面,从辛弃疾《青玉案》词中可以看到: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顺便说一下, 有朋友以为元宵节可以作为中国的“情人节”,我觉得,元宵天寒,乘着夜色私会的男女毕竟少数, 远不及三月三那样公开大胆普遍,而且作为民俗得到舆论的
保护。所以“三月三”才是中国的情人节。这一点另文论述。
  
  再说一下,那句 “吃了汤圆好团圆” 的民谣来自台湾,也深深扎根于所有炎黄子孙的心中。有的人想在台湾大肆推行“去中国化”,我就不信,他能把元宵节以及其他民俗节日取消掉!

  由于我国南北跨度大,春天到来的时间不大一致,所以南方多以正月十五为界限,所谓“年也过了,节也过了”。而北方多以二月二为界,叫做“过完年是二月二,葫芦茄子齐下地儿”。春耕开始了。

  二月二, 还叫做 “中和节”,“春龙节”,民谣相当丰富。

  民谣一:
  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

  这是说到了二月二以后, 雨水逐渐多起来。 由于春雨贵如油,所以格外珍贵,春雨给农民带来丰收,粮食满仓,因此就值得为雨水的到来庆贺,为带来雨水的春龙“过节”。

  民谣二:
  中和节庆龙抬头,
  春祭勾芒祈丰收。
  白日耕田忙播种,
  夜里切草喂牲口。

  这首民谣真正反映了二月二以后农忙的情景,似乎不需要特别解释了。不过之所以叫做“中和节”,是缘于此时昼夜时间大致相等(就是“中”),气候适宜,不冷不热(就是“和”),所谓“天地位焉,可致万物”。

  “春龙”之可喜,在于播云弄雨,生长万物,当然也包括人类。中国古代哲学中男为阳,女为阴,男为天,女为地,是把男女之事叫做“云雨”,从男子的角度也叫做“播云弄雨”,可见其中的联系。

  有民歌这样唱道—— —“哥是天上一条龙,妹是地上花一丛。龙不翻身不下雨,雨不打花花不红。”—— —优美而富有诗意, 给人的联想是极其丰富的。

  既然二月二可以 “播种” 人口, 下面这首
民谣更有意思。

  民谣三: 二月二, 家家接女儿。 接得家来吹笛子儿,接不家来哭鼻子儿。

  接女儿回家, 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第一,古代出嫁了的女儿正月里面不兴回娘家,所以出正月后急忙接回来,惦记嘛,好理解。第二,女儿在婆家(自己家)是劳动者,纺线织补布,养猪养鸡,烧锅做饭,很辛苦,即便怀了孩子也不得闲,接回娘家就是“客人”了,不需要怎么劳累,可以安心 “养胎” —— —古人也有优生优育的办法。第三,至于接不
来女儿,一是尚未怀孕,爹娘自然着急,况且女儿还要受气受累,情不自禁掉眼泪了。

  二月二的民俗,就吃而言多和“龙”有关。面饼为龙磷, 饺子为龙牙,馄钝为龙耳,面条为龙须,不过忌女红针线—— —害怕伤了龙眼!至于二月二,剃龙头,我想,从腊月到正月都不时兴剃头,到了二月,也是应该剃头的时候了,还是那句话,民俗往往都是由生产生活决定的。

  因此,不妨这样判断,二月二是生产的节日,是农业社会的“劳动节”。我们似乎都记得一句流传千古的 “名言” —— —年也过了,节也过了, 现在是该干什么干什么的了!

  诚然,二月二之后,新的一年“正式”开始了,农业社会就是这样。

  在我们享受着现代文明的成果和忙碌的时候,对于过去农耕文化的淳朴和悠闲是否会生出丝丝怀念呢?
投稿邮箱:hchuaxiang@163.com
  
  • 陈皮皮
  • 发表于:2015/3/4 13:58:34
  • 来自:河南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顶!
123456
  
  • 飘渺孤鸿
  • 发表于:2015/3/4 15:08:10
  • 来自:河南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老师写的非常不错!多年来一直值得学生学习!
没事过来吹个牛逼。
  
  • ttkl
  • 发表于:2015/3/4 16:05:47
  • 来自:河南
  1. 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赞。
  
  • 飞虎
  • 发表于:2015/3/4 16:54:09
  • 来自:河南
  1. 4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又涨知识了,秦老师博古通今,是我最尊敬的老师。
  • 潢淮布衣
  • 发表于:2015/3/4 20:20:21
  • 来自:河南
  1. 5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拜读了,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潢川人,楼主说的我竟然大多不知道!
  • 丛林1979
  • 发表于:2015/3/4 22:29:38
  • 来自:上海
  1. 6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秦老师博古通今,知识渊博,是一篇古通今来的论文。
来自手机版
(0)
(0)
  • 弋阳晚报
  • 发表于:2015/3/4 22:45:57
  • 来自:河南
  1. 7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来自手机版
(0)
(0)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