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光州史话|千年古镇,淮南明珠——淮凤集(1)

  • 命運不堪浮華
楼主回复
  • 阅读:2149
  • 回复:5
  • 发表于:2021/11/5 10:03:42
  • 来自:河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潢川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作者:潢水楚乡(潢川文史爱好者)


参与来龙乡脱贫攻坚工作五年多了,一直想为帮扶责任所在地来龙乡淮凤村写点文字,近日将手头有关淮凤的资料简单梳理了一下,以备后用。


一∣淮凤地名考

出潢川县城往北行五十里,在潢川、息县、淮滨三县交界处淮河转了一个之字形大弯,此处有一个宁静安详的千年古镇——淮凤集。淮凤集不大,户不过百家,口不过千余,但其独特的地理环境、良好的生态条件、自然景观和人文传说,交通便利,商贸发达,使得小镇在豫南大地、淮河两岸甚至全国各地都名声在外、尽人皆知。


百度地图中的淮河和淮凤村的位置


淮凤地名传说和始皇帝赶山填海挥鞭打恶凤有关

淮凤地名来自一个久远的传说故事,这个故事在来龙家喻户晓。相传公元前215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下令用一块块巨石建造万里长城。全国上下,男女老幼,一概应征。观音娘娘同情卖苦力的民工,便剪下自己的一束头发,送给每个民工一根拉运巨石。秦始皇想,一根头发能拉走一块巨石,要将这些头发编成一根辫子,不就可以赶走一座山么?于是他把发丝全收上来,编织成一条金鞭,用金鞭赶山掘海造长城,果真法力无边,于是便手持赶山鞭从山东开始赶山,一路西行逢山赶山,见海填海。一日来到了大别山脚下,看见巍峨雄壮的大别山,有些疲惫的秦始皇,决定安营扎寨休息几日。清晨,他走出帐篷拿着法力无边的神鞭,站在滔滔的淮河边,正在饱览秀美山川美景时,突然,看见一只巨大的凤凰将头颈伸入淮河,瞬间,滔滔淮河断了流。然后,只见这只凤凰又转身昂起脖颈对着大地吐出淮水,顷刻,大别山下洪水泛滥,房屋倒塌、良田尽毁、尸横遍野。秦始皇举起神鞭用力打向恶凤,随着一声哀鸣,作恶多端的凤凰,颈部流着鲜血瘫倒在淮河岸边,化着了一座山丘。从此,人们便叫这座山为凤凰山。淮凤集西临淮河,东倚凤凰山,便因此而得名。


站在淮凤集附近的淮河堤岸边,远处的树林即是息县

据记载,唐高祖武德三年,开国名将张士贵跟随李世民进军河南,渡过淮河后就在淮凤集以南安营扎寨。张士贵跨越淮河时,因随从部队人马较多,舟船太少,多数人马都是泅水而过,在淮凤集南边凤凰山扎寨宿营,将士们为使泅水的战马免受冷冻,每位士兵用战袍从凤凰山上,运土一铣,在凤凰山的东侧石岗子附近,筑起了一个晾马台,供战马休整使用,来龙乡晾马台,便由此而产生。


有关晾马台的故事,在笔者以前的《田野考古日记》中有详细记述,这里不多讲,我们只要知道淮凤在淮河南岸,渡过淮河后就是淮凤集,再往南即是晾马台遗址。唐高祖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张士贵跟随秦王李世民西征,夺取了消灭割据势力薛举、薛仁杲的胜利,接着,张士贵又被任命为“马军总管”,以劣势兵力击败了王世充的五万马步联军劲旅,创造了以少胜多的骑兵战例。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张士贵在李世民的统率下,渡黄河在山西击败勾结突厥的刘武周割据势力,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张士贵又跟随李世民进军河南,凭借他在河南征战多年的优势,大败王世充和窦建德,此后,又跟随李世民东征河北,由于张士贵多次跟随李世民屡建战功,遂被授为秦王府将军,成为李世民的嫡系和心腹。


相传淮河淮凤段河滩即为唐代开国名将张士贵渡河处

明代嘉靖年间漕运总督河南光州人喻时(1506-1570,字中甫,号吴皋,祖上江西松湖人,后定居光州,官至南京兵部侍郎)在其《光州志略序》中,这样强调光州城的关键地位——中贯潢河,北枕汝颍,东护淮凤,南带齐安,西接申唐,盖河洛之奥区,战守之要壤,而不可无考者也。

光州志略者,别驾葛君为光之志者也。曰志略者何?别驾君逊挹于志,而仍有待焉者也。夫太素流形,至元无象,何志乎光焉?盖古者封建国,各有史以纪事,封建罢而郡而县,各有图志以述迹,此周官诏观事有志,诏地事有图之通撰也。至其瓜分豆剖,时异势殊,险要隆平,登耗治忽,废置割隶之递,移官、若士、若民、若妇女、若仙释、若工技,淑诡之互变,非书以志之,而无能示来矣。故曰旧齐旧鲁,鞠为茂草;全赵全魏,豺狼所嗥。此铁炉步之所以兴嗟,而蓬莱陵陆之所以飏言也。矧我光翼轸分野,在春秋为弦、黄、蒋三国。唐置光州,宋鄂王相度修城,知州梁季泌筑焉,我明知州李镗成焉。分南与北,中贯潢河,北枕汝颍,东护淮凤,南带齐安,西接申唐,盖河洛之奥区,战守之要壤,而不可无考者也。故传有志矣,偶俗者舛伪焉,取简者漏逸焉。踵谬而袭难者,浮诞以委顿焉,夫奚以志为。别驾君搏华鸿宝,洞洽元津,蹑神理之珍轨,袭茂艺之绮林,薄仕腾芬,喧烦蚤避,悬舆于固陵,而猎精乎竹素,宏览列圣之经,旁搜匿世之籍,慨然而为志也……


大明王朝的发源地——凤阳古城遗址

这里的淮凤实则指代淮南、凤阳、凤台等大明王朝的发源地,然凤阳道远,淮河岸近,此处埠口中贯潢河,北枕汝颍,是大别山的前哨、淮河南岸的边城,自然人气聚依成集。下图即为乾隆三十五年版《光州志》中喻时为《光州志略序》一文影印版。


乾隆三十五年版《光州志》中喻时为《光州志略序》一文


乾隆三十五年版《光州志》中喻时为《光州志略序》一文

话说明太祖朱元璋年轻时曾出家为僧,晨钟暮鼓,长夜孤灯,闭门诵经,之后出来云游四方。他沿着淮河顺流而上,来到光州城东北的川老寺,川老寺的长老普惠和尚是个学富九车、满腹经纶的高僧,指点朱元璋弃僧从军,后来开辟大明天下。此传说虽无实证可考,但从侧面反映了元末明初战乱纷争,百姓迁徙流动频繁,沿淮河逆流而上,相聚相依在此淮河大转弯处。人气旺盛,商贸通行,淮河岸边的小镇——淮凤集应该就是在元末明初逐渐成型的。



晚明时期华亭县人陈子龙等辑录的《皇明经世文编》影印版册页

另外,明代华亭县人崇祯十年进士兵科给事中平露堂陈子龙(1608-1647)等辑录的《皇明经世文编》卷之四百三《支华平先生集》(议序)《分黄道淮议》中,曾言“淮凤泗以侵祖陵”,也提到了“淮凤”一词,可见明朝时“淮凤”两字在行政公文中出现频率是很高的:

夫孝武固雄才之主也,而又丁汉中午之运。竭宇内以制河,讵不能埒美禹功哉。乃瓠子之决。至长歌欷戏,沈璧马以徼灵于河,且穷数十万之力,仅乃塞之。且筑宫以侈其盛,河之难治如此其在今日则资其利,而又畏其害。利不可弃,则害不可蠲也。其难且什伯于汉矣。河自汴而合淮,故决在汴,汴幸无决,而东危汶泗,北危清济间,又决而危丰沛矣。即幸旦夕无恙,而又虞其绝非而厄吾漕,幸漕利矣。而合淮会泗,激而横溢,淮凤泗以侵祖陵,纵之则陵危,决之则运道危。愈积愈高,则徐邳之生民危。顾不甚难哉。河之势合则大。分则小。而河之道宽则缓。隘则急。或塞之以来其流。或浚之以分其势。古今冶河之策。大都若此矣。故谨侦视缮堤障以待淫潦之水。修洪闸时蓄泄以济浅涩之患。开支河以多其委。刷海套以沛其流。筑遥堤以遏其冲。勤扫卷以荡其淤。当事诸臣日议之而日修之。自开新河及今迄二十年称利矣。迩者凤泗之间、洪水返淮。以虞祖陵。皇上赫然震怒。罪诸当事之臣。而议分黄道淮以安陵寝。此格天纯孝。为根本虑至深远也。


淮河风光(图片/凤凰网)

到了清代太平天国革命时期,活动于北方的农民义军捻军开始在江淮开展斗争。自1853年至1868年捻军大规模起义失败后,捻军余部隐藏江淮各地暗中串联,准备东山再起。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捻军首领张乐行聚众万余攻克河南永城。咸丰五年,在蒙城雉河集(今安徽涡阳)与各地捻军首领会盟,推张乐行为盟主。后与太平军联合作战,接受太平军领导,被封为沃王。转战于豫、鲁、苏、皖等省,大挫清军。据《河南新志》大事记:“咸丰五年四月,匪破息县,捻军易添富、林其贤、朱明义等,纠众于汝阳县之马乡(今汝南县马乡)……窜至息县之乌龙集(今淮滨县城关镇)”。清《息县乡士志》载:“咸丰七年(1857年),皖匪张落刑(乐行)率大股贼众,西向寇境,盘居乌龙集,黄胡店……咸丰九年,皖匪张总愚(宗禹)纠众踵起,西寇息境,盘踞新里集……数月始去”。所谓“皖匪”、“贼众”完全是站在反动统治阶级立场上而言的,所以他们把捻军首领张乐行写成“张落刑”,把张宗禹写成“张总愚”,都说明这一切问题。此后,捻党聚集豫皖交界、南汝光道,各处团练则密设乡勇巡查严防。1872年,在河南固始与安徽霍邱间再次爆发了捻党余部千余人起义。1873年12月,安徽捻党潘四横、王二学生(即王听烂)等5人在光州淮凤集附近小饭棚内密约,被光州知州姚国庆等侦悉,姚国庆即同汪印千领队驰往淮凤集围捕潘四横等人。此文可见《钱敏肃公奏疏》第4卷第34页收录的同治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河南巡抚钱鼎铭奏折》。下图为中国近代社会研究所所长、上海师范大学历史学教授郭豫明老师《1872年河南固始与安徽霍丘的捻党起义》文中所引《钱敏肃公奏疏》载捻军在光州淮凤集活动资料截图。


郭豫明《1872年河南固始与安徽霍丘的捻党起义》文中所引《钱敏肃公奏疏》中提及捻党在光州淮凤集活动

查阅目前清代光州州境图和民国时期潢川县地图,皆可见到“淮凤”一词很清晰地标注于城北淮河岸边。光绪十三年版《光州志》卷之一乡里篇中关于淮凤集的记载:北乡里六:龙港里领保二,曰龙港寺,曰毛庄庙;凤凰里领保三,曰淮凤集,曰江兴集,曰府君庙……


光绪十三年版《光州志》卷之一乡里篇中关于淮凤集的记载

据潢川县政府1989年12月版《潢川县地名资料汇编》一书记载,淮凤在潢川县城北25公里,属来龙乡,据调查,因西靠淮河,东临凤凰山,取名淮凤至今。昔日是南北驿道,淮河南岸的埠口,日久于明时集成。后来由于淮洪冲击,河岸崩塌,集也随之搬移。1968年的淮河特大洪水将集冲去大部分,从此集由淮河大堤外移于堤内。1958年公路改道迁于西面距此4公里的华埠。1965年华埠大桥建成通车。从公路改道和大桥建成后,淮凤集之农贸日趋衰落,昔日的南北师道今日却成了一般的土路,现仅是这里的一农贸点。聚落处淮河平原,街西端靠淮河大堤,往东呈带状延伸。河西是息县境,这里两县边界农副产品,均于此集散。有居民138户489人。经济以农为主,产稻麦,临河岸芦苇较多。农历双日逢集,有土路东通来龙西至杨围孜,现为淮凤村委会驻地。《潢川县地名资料汇编》关于来龙和淮凤的地名解释,是目前较为权威的一种说法和记载。


1946年潢川县行政区划图(部分)中标注的淮凤地理位置/《潢川县地名资料汇编》


1951年潢川县政区简图(部分)中标注的淮凤地理位置(图中红点)/《潢川县地名资料汇编》

由是看来,淮凤——这一千年古镇,的确是名不虚传。


信阳市水利部门关于淮河治理的资料(常兰亭 曹光华 论文)


信阳市水利部门关于淮河治理的资料记载1950年潢川修复淮河干堤淮凤至踅孜段

(未完待续)



  
  • 华夏楚山
  • 发表于:2021/11/5 10:04:58
  • 来自:河南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真好,更热爱家乡
  
  • 潢川你好!
  • 发表于:2021/11/5 10:11:39
  • 来自:河南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有机会,一定去走一走看一看。
  
  • 开锁电话7个3
商家实名认证商家实名认证
  • 发表于:2021/11/5 10:30:56
  • 来自:河南
  1. 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抢马扎
神速开锁电话3333333
  
  • 小薄
  • 发表于:2021/11/5 15:35:32
  • 来自:江苏
  1. 5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不要往后看,要往前看。从前多辉煌不代表现在知道吗?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