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三洗河南九袭光州

  • 《花乡》文艺杂志
楼主回复
  • 阅读:35416
  • 回复:47
  • 发表于:2015/8/7 11:36:47
  • 来自:河南
  1. 楼主
  2. 正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潢川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三洗河南 九袭光州



  潢川人都知道“李自成(李闯王)三洗河南、九袭光州”的故事。光州,大的指豫东南五县:潢、光、固、息、商;小的指潢川城。李自成带兵三次打到河南、九次攻打光州(潢川城)。战乱期间,潢川城里人快死完了。这是咋回事呢?
  明朝末崇祯年间,老百姓都没法过,又穷又苦,潢川城里人天天都在偷偷的说李闯王的事,都说快打来了。突然,这一天,李自成的队伍开到南城的城外。城里的官兵老百姓参加守城。打到半夜里,城里的穷人偷偷的把城门打开了。李自成的队伍一下杀进城,把官兵都杀了。大半穷人跟着李闯王走了。朝廷又派了新州官,带队伍开进潢川城,把参加起义军的家属都杀了。几个月后,李闯王又打回来。潢川兵特别厉害, 一小会儿就攻下北城。他们看各自屋里的人都叫官兵杀了,气红了眼, 逮住官兵就砍。第二天,潢川城里的穷人都带着全家一齐投军,不敢留人在家了。老头、老妈儿帮烧火,女人、小孩去打仗,潢川城里的穷人快走空了。潢川是个军事重镇。没几天,朝廷又派官兵来了,又要杀穷人。除了杨家巷的人是朝廷命官家属外,南北二城的穷人都几乎被官兵杀光,血能淌满街。过没多长,李闯王的兵又开回来,又攻打光州城。这三袭光州的仗,打了三天三夜,到底打了下来。起义军一进城杀贪官污吏、杀富豪。部队在城里城外住满了。大小粮仓都打开充军粮,富商的金银财宝当军饷。杨家巷里的人把粮食、钱都拿出来给了起义军。
  这样,李自成的起义军九次攻打光州城,官兵也杀了九回人。除了杨家巷的人外,城里就没人了。这么大的南北二城,十几年没人住。
  老顺治坐朝后,迁移百姓来潢川城,都不愿意来。他派兵把江西瓦壶把子和筷子巷的人都捆起来,强行赶到潢川城里住下。从那起,潢川城人才多了起来。所以,现在潢川城里人,往上数几辈都是外地迁来的,大多数是江西瓦壶把子的人和江西筷子巷的人。潢川上年纪的人都习惯两手背后走路。这就是老祖先们被捆来的动作,遗传下来的。
关注同城热点 获取最新资讯 点击查看更多本地热点话题
投稿邮箱:hchuaxiang@163.com
  
  • 大米哥@聚源冻库竹酒
潢川志愿者论坛知名会员
  • 发表于:2017/2/25 8:04:00
  • 来自:河南
  1. 37楼
  2. 正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这事玩大了吧,,,很多大家族都是江西省,,,
大米哥@聚源冻库批发肉类和烧烤竹筒酒13303976839
  
  • 9o後″『我』吥着調
  • 发表于:2017/2/25 5:15:32
  • 来自:陕西
  1. 36楼
  2. 正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低调~~
  
  • 橘子洲
  • 发表于:2017/2/24 11:09:30
  • 来自:河南
  1. 35楼
  2. 正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听说过
快乐每一天
  
  • aaa
  • 发表于:2017/2/22 18:17:52
  • 来自:河南
  1. 34楼
  2. 正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回顾历史
  • whn
  • 发表于:2015/8/14 11:12:13
  • 来自:河南
  1. 33楼
  2. 正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回顾历史,说说现在,展望未来,有助于教育后代。
  • 荒芜梦话
论坛离任版主论坛知名会员
  • 发表于:2015/8/12 20:58:12
  • 来自:河南
  1. 32楼
  2. 正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附  筷子街考】

  吾邑风俗,除夕祀神,胙肉上插双箸。相传原籍江右居筷子街,岁时纪念,示不忘本也。间有瓦屑者则为瓦屑坝,人幼时习闻,未暇深考。后阅黃冈万氏族谱,有《瓦屑墩考》颇详,实乃知其说非诬,而于筷子街尚略焉。考《爱树堂文集》(黃安张舟一著),有祭余干县自出之祖祝文,云:“余干东门外有瓦屑坝,今遗地犹存。先世居筷子街,有前街后街之分。康熙时族高祖石虹侍讲,曾谒祖余干,自为文祭之。”据此,瓦屑坝、筷子街均在余干东门外相距不远。余每与吾乡士大夫论世族皆称出自江右,其所以然者,当元季鼎革之际,徐寿辉、明玉珍、陈友谅起楚北,数郡受荼毒必甚。相传吾邑有蒿姓者,为此中旧族。其先世避乱蒿中得免,遂指蒿为姓,其他无闻焉,则当日之孑遗可知矣。其自江右移籍者,始洪武二年。考明代移民之见于史者甚多,明初徙苏松嘉湖杭民之无田者四十余户,往耕临濠;徙北平山后三万五千八百余户,散处诸府卫;移江南民十四万于凤阳,迁山西潞、泽民于河北,后屡徙浙江及山西民于滁和北平、山东、河南。凡此之类不可枚举,独迁江右于楚一事,不见明文,未知何故。考《明史?食货志》,载户部郎中刘九皋言,古狭乡之民,听迁宽乡;欲地无遗利,人无失业也。太祖采其议,定移民之制。此与故老相传洪武二年之说相合,或者此时余干户口繁盛而楚中实当凋敝之秋,听民择利而趋,不由官府遣发,故史不载耳。余尝登匡庐、蹑五老,观三折泉诸名胜,下瞰彭蠡如在目前。其东则余干故城在焉,惜未能瞻拜祠宇,一访筷子街故里。竹杖芒鞋,请俟异日!

  (《金氏族谱》 金永森  )
河豚跌入海
河豚跌入海: 听上辈讲,祖上在江西瓦胡把。此说,深信!
2015-08-23 18:21:18 回复
律动之余
律动之余: 确实 族谱有这  
2017-02-24 10:37:05 回复
 ███████████████████  刮开看  有奖 !
  • 心情之旅
  • 发表于:2015/8/10 22:56:30
  • 来自:河南
  1. 31楼
  2. 正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我家也是明末从江西筷子巷迁来。情况基本属实
大米哥@聚源冻库竹酒
2017-02-25 08:00:48 回复
  • 披星戴月
  • 发表于:2015/8/9 14:11:33
  • 来自:河南
  1. 29楼
  2. 正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这回听个详细的"估计"了
论坛知名会员个人实名认证
  • 发表于:2015/8/9 11:36:37
  • 来自:河南
  1. 28楼
  2. 正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那就惨了!
心诚,心静。自娱自乐。
  • 魔剑
  • 发表于:2015/8/9 10:55:48
  • 来自:河南
  1. 27楼
  2. 正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有这回事,不过李自成,见人就杀,不管是官兵还是老百姓。
自由自在
  • 潢川
  • 发表于:2015/8/9 8:47:27
  • 来自:广东
  1. 26楼
  2. 正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多多学习历史
  • 阿福
  • 发表于:2015/8/8 21:54:05
  • 来自:河南
  1. 23楼
  2. 正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这个故事我也听说过。
亮
亮: 我没听过
2015-08-11 09:51:18 回复
亮
亮: 我没听过
2015-08-11 09:51:21 回复
  • 风儿
  • 发表于:2015/8/8 19:30:12
  • 来自:河南
  1. 22楼
  2. 正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哈哈
论坛知名会员个人实名认证
  • 发表于:2015/8/8 15:59:59
  • 来自:河南
  1. 21楼
  2. 正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怪不得人们见面爱说“江西老表”好!
亮
亮: 什么江西老表好啊???
2015-08-11 09:50:59 回复
心诚,心静。自娱自乐。
  • 淡然处之
  • 发表于:2015/8/8 10:19:28
  • 来自:河南
  1. 20楼
  2. 正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俺也听老辈说过是从江西筷子巷迁来,祖上还去过蒋家祠堂继家谱,不过现在都没了。
亮
亮: 你姓什么???我姓蒋
2015-08-11 09:49:42 回复
  • 发表于:2015/8/8 9:00:52
  • 来自:河南
  1. 19楼
  2. 正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是有这个说法,说潢川好多人都是从江西那边迁过来的
  • дракон злиться
  • 发表于:2015/8/8 0:25:32
  • 来自:广东
  1. 18楼
  2. 正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怪不得现在的民风……
来自手机版
(1)
(0)
  • 快乐的风
论坛知名会员摄影俱乐部成员
  • 发表于:2015/8/7 23:13:42
  • 来自:江苏
  1. 17楼
  2. 正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三进河南,九洗光州。
来自手机版
(1)
(0)
  • 飞扬
  • 发表于:2015/8/7 19:45:44
  • 来自:河南
  1. 16楼
  2. 正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我也听老人们说过,应该在详细点好
  • 蓝手印
  • 发表于:2015/8/7 18:13:56
  • 来自:河南
  1. 15楼
  2. 正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潢川上年纪的人都习惯两手背后走路。这就是老祖先们被捆来的动作,遗传下来的”
我靠!这都被遗传了!楼主你是猴子请来的逗比嘛?!
来自手机版
(1)
(0)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